文档详情

心理咨询师诊断二级技能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1-30约3.8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抑郁性神经症 1、轻度的情感低落 2、常伴有厌食、睡眠障碍、性欲减退、疲乏无力及慢性疼痛等心理生理症状。 3、病程至少2年以上 GOODBYE! 易疲劳有几个特点: 1)疲劳常伴有不良心境,如烦恼、紧张,甚至苦闷、压抑感。 休息不能缓解,服用滋补品也无效,但随着心境的恢复而消失; 2)疲劳常有弥散性:神经衰弱病人往往干什么都觉得累,除非是做自己喜爱做而且能用的事情 3)疲劳常有情境性:工作和学习时感觉脑子里杂乱无章、昏沉沉的:但与人聊天或看喜爱的电视节目却精神很好,没有疲劳的感觉 4)疲劳不伴有欲望与动机的减退 神 经 症 施柳周 神经症概述 一、概述 一)概念 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共同特征为: 病前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 起病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症状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分离或转换症状、多种躯体不适等(具有心因性特征); 没有器质性病变; 无精神病性症状; 自知力完好,疾病痛苦感明显,有求治要求。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 神经症概述 二)发病的心理学机制 1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Frued(1856—1939)创立。它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部分,潜意识的内容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能感受到的。又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的主要成分是各种原始欲望和冲动,遵守快乐原则。 由于某些欲望和冲动是违背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这些欲望若表现出来必然会引起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于是这些欲望就被压抑到潜意识当中 但这些冲动并没有消失,会尽可能冲破压抑寻求满足,于是个体就会体验到莫名的焦虑、恐惧等。 神经症概述 2行为主义的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焦虑、恐惧、强迫等也不例外 华生(Watson)的实验,Albert,9个月大的小男孩是如何得恐惧症的 神经症概述 3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认知流派的理论模式为S—O—R 他们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 正常的认知产生正确的情绪和行为,异常的认知则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认为自己无能、有缺陷、不漂亮、不受人欢迎、人间不公平等不合理认知及负性情绪体验→认为自己必然失败,前途无望→抑郁。 认为自己将要受到巨大威胁,困难太大不足以应付→焦虑。 总是不放心、怀疑、唯恐不恰当→强迫症。 神经症概述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如果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与阻碍,个人的潜能遭到压抑,特别是内化的价值观念严重危险自我人格时,则会导致各种疾病,包括各类神经症。 神经症概述 5森田的神经症理论 森田认为神经症患者共同的特点是内向性和疑病倾向 他们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总是把精神能量投向自身,对自身的变化特别关注与敏感 当身体处于细小的变化状况时,他们都感受十分强烈,从而出现明显的不适感 这种不适感又会强化注意,使注意愈发集中,并固着于不适感上,这种恶性循环(精神交互作用)就会形成神经症。 神经症临床表现 二、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症状繁多,最常见的症状有: 一)脑功能失调症状 1精神易兴奋(三个特点) 多发生于睡眠阶段,表现为事无巨细均可使患者浮想联翩或回忆增多,久久不平,无法自制,以致辗转反侧,久卧不安; 不随意注意增强,患者极易被周围细微的变化所吸引,以致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感受阈值降低,很轻微的刺激他都很难忍耐,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胃肠不适、心慌、气促、肌肉跳动或不适等; 神经症临床表现 2精神易疲劳 持续易兴奋导致能量的消耗、睡眠休息又得不到保障,故而在工作和学习中就会出现易疲劳; 表现为精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低,思考问题困难,做事常丢三落四,工作持久就显得疲惫不堪; 易疲劳与易兴奋同时存在,前为果,后为因。 神经症临床表现 二)情绪症状 1焦虑(焦虑是对未来的、潜在的危险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持续性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内心体验并表现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运动性不安、坐卧不安、心悸、出汗、尿频、震颤、恶心、脑晕等; 发作性的:极端的焦虑状态,伴窒息感,濒临死亡感和自我失控感,发作迅速(5—20)、可发展为广场恐怖症。 无明确对象,同时有自主神经症状。 神经症临床表现 2恐惧(是对现实的,正在发生的危险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恐惧有明确的恐惧对象 为逃避恐惧而有相应的回避行为 表现为恐惧为主,伴焦虑、植物神经症状,如脸色苍白、呼吸加快、心悸、出汗、血压升高等。 神经症临床表现 3易激惹(微小的刺激就能诱发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 是一类负性情绪体验,包括易发怒、易伤感、易烦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