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3 年 9 月第 9 卷 第 3
2003 年 9 月
第 9 卷 第 3 期 ( 总第 20 期)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Yantai College of Education
Sept . 2003
Vol . 9 No . 3 (Sum No . 2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
柴寿升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 : 中国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旅游业的内容 。但目前其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 ,必须加大力度 。同时由于其不可再
的特点在开发中我们决不能忽视保护问题 。
关键词 : 传统文化 ;开发利用 ;保护
中图分类号 :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3740 (2003) 03 - 0078 - 04
国人民的思想和审美心
国人民的思想和审美心理影响也很大 。我国最著
名的佛教旅游胜地有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 山 、四川峨眉山 、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 ,四大佛
教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 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道教经 籍和古代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 ,道教名山如崂山 、道教宫观如北京白云观等都 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
41 旅游文学 : 文学艺术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 , 但或多或少地均与旅游活动有关 ,有的本身就是旅 游活动项目 ,有的直接产生了旅游资源或丰富了相 关旅游资源的内容 ,但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提高了旅 游资源的价值 。从古到今 ,我国许多诗人 、文学家 、
艺术家 、军事家 、政治家 、僧人道士 , 在云游天下之 时为我国的山山水水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歌赋 、楹联 、题字 、散文游记 、风物传说 、文化故事 , 他们的 游 踪 遗 迹 也 为 我 们 留 下 了 无 数 的“风 景 名 胜”。这些作品 ,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也记 录了当时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存 ,是前人旅游的结
晶 。其语言艺术精湛 、形式喜闻乐见 、艺术手法生 动形象 ,对旅游景观有渲染作用 , 可以使人欣赏艺 术 、获得知识 、领悟哲理 、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激发 游兴 、充实旅游 , 使旅游成为一种高尚的社会文化
活动 。[ 2 ]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除以上这几种典型形 式外 ,还有餐饮文化 、书法 、绘画 、体育 、音乐等 , 都 有很强的旅游功能 ,同时在旅游中其本身也得到了 广泛的传播 。
二 、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古代建筑 、古典园林 、宗教文化和旅游文学 ,它 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种典型形式 ,如今已经被 广泛深入地运用到旅游开发中 ,对于它们与旅游开 发之间的关系 , 可谓相辅相成 , 相互促进 。传统文 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 ,旅游活动也促进
主要的旅游景点 ,但由于开发出来的仅仅是低层次
的道教观光旅游 , 而道教建筑又朴实无华 , 游人往 往没有 什 么 强 烈 的 感 受 , 甚 至 有 眼 见 不 如 耳 闻 之
感 ,旅游效果也就平平 ,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 青岛的城市形象 。
其次 ,中国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富甲天下 , 它是 以广阔无垠的旅游天地和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为 主要内容的 ,几万年来天地造设的奇形异貌和自然
景观 ,五千多年来由社会群体遵循一定的文化道德 观念所形成的人文景观数不胜数 。其中被开发出 来作为旅游景观供人们参观游览的仅是几十分之 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几万分之一 。以古建筑中的皇 宫为例 ,我国历史上建过许多极为奢华的王宫 , 如
秦时咸阳的阿房宫 、汉长安的未央宫 、建章宫 、唐长 安的大明宫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皇宫均都 在历史长河中湮灭 ,现在已经开发利用出来供人们 参观的只有北京的明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
中国拥有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而这些传统文 化又都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使之成为人文旅游
资源的主体 。在世界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 我们应 当 加 大 开 发 的 力 度 , 从 广 度 和 深 度 上 下 功 夫 ,真正地把这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起来 , 将 之铸造成中国旅游的拳头产品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
国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 ,也为中国创造更多的财富 。
具体来说 ,以崂山太清宫为例 , 除基本的宗教观光
旅游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道教自身修炼中的抱元 、
守一 、行气 、导引 、内丹等方术对健身 、休养的益处 ,
开展道家健身休养旅游 ; 搞好宣传 , 复原并组织好 道教水陆道场法事 , 吸引国内外香客 , 开发道教朝
觐旅游 ;并在道观中建立道家宾舍 , 以接待这些朝 觐旅游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