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灯原理要点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光灯原理 主讲人:李章 2005.3 目录: 一、知识回顾 二、典型例题 三、新课教学 【例1】如图17-102所示的电路,L为自感线圈,R是一个灯泡,E是电源,当开关S闭合瞬间,通过电灯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当S断开瞬间,通过电灯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 二 典型例题: * * 自感现象: 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自感系数L: 自感系数简称自感,线圈越粗,越长,匝数越多,越密,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有铁芯的要比没有铁芯的要大得多 . (L=μn S,其中n是单位长度的线圈的匝数 ) 一、知识回顾 自感现象演示 提示:S闭合瞬间与S断开瞬间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方向不同. 解析 : S闭合时,流经R的电流A→B.当S断开瞬间,由于电源提供给R的电流很快消失,而线圈中电流减小时要产生一个和原电流方向相同的自感电动势来阻碍原电流减小,所以线圈此时相当于一个电源,与电灯R构成放电电路.故通过R的电流方向是B→A. 【例2】如图17-103所示,电源电动势E=6V,内阻不计,A、B两灯都标有“6V、0.3A”,电阻R和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均为20Ω,试分析:在开关S闭合和断开的极短时间内流过A、B两灯的电流变化情况? 提示:线圈作为瞬间电流源只能使得电流强度从原有值开始变化 解析: S闭合到电路稳定的极短时间内,随着L中的电流逐渐变化.A、B两灯中电流分别从0.1 A和0.2 A逐渐增加和减少为0.15 A;S断开时A中的电流由0.15 A立即变为零,B中的电流由向右0.15 A立即变为向左0.15 A,然后逐渐减为零. 三、新课教学 你家里使用日光灯吗? 你了解日光灯的结构吗? 你知道为什么闭合开关后过几秒灯管才发光吗? 1、日光灯由灯管,镇流器和起动器组成. (1)灯管的两端各有一个灯丝,管中充有稀薄的氩气和微量水银蒸气,管壁上涂着荧光粉.灯管的工作原理和白炽灯不同,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在导电时主要发出紫外线,荧光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才发出可见光.荧光粉的种类不同,发光的颜色也不一样. 气体的导电有一个特点:只有当灯管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气体才能导电;而要在灯管中维持一定大小的电流,所需的电压却低得多. 因此,如果把220 V的电压加在灯管的两端并不能把它点燃.有了镇流器和起动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 (2)镇流器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图),自感系数很大. 底盘 漆包线 外壳 日光灯镇流器 (3)起动器由封在玻璃泡中的静触片和U形动触片组成(图乙),玻璃泡中充有氖气.两个触片间加上一定的电压时,氖气导电,发光、发热.动触片是用黏合在一起的双层金属片制成的,受热后两层金属膨胀不同,动触片稍稍伸开一些,和静触片接触(图丙),起动器不再发光,这时双金属片冷却,动触片形状复原,两个触点重新分开. 电容器 静触片 胶木底座 甲 乙 丙 日光灯起动器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