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读书会的组织与开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级读书会的组织与开展
王林
在这儿,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搞班级读书会的一个心路历程。因为我硕士、博士读的
都是儿童文学,在我没去人教社之前,那么对语文教育其实相当陌生。但是我去了以后,在
参加教材编写的过程当中,老是觉得有一些失落,或者说有一些问题。借用《少林足球》当
中的一句话,里边那个主角老是这么说:“足球不是这么踢的。”他老是怪声怪气地这么说。
我也觉得老想说:“好象语文不是这么教的。”那有一些什么样的教法,在新的课程改革之下,
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观念的突破,我也是处于一个摸索的过程当中。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
我想参加一些与同行的交流。特别是这几年,比如说今年夏天,我大概跑了七个省去培训我
们的教材,讲了三十多场,同时还去听老师们上课。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始终觉得,应该
有更大的空间让语文教育来走。你想,班级读书会,这主要跟我的专业能紧密地挂起钩来。
那么今天上午的三节课,我先简单地说一下,各有特点。《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先生的
一部成名之作,它是充满回忆的。岳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抓住了感情这个特点。这个情非
常浓重,然后她是由回忆状态,让孩子来体会。我们可以看到,在岳老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
式引导之下,还是体会得相当深的。包括我们认为孩子有难度的地方,孩子们都能体会到。
任老师这节课教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一部名著。那么这部名著在儿童文学方面来讲,它
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说由于它情节比较离奇,充满了冒险精神,因
此孩子会自己选择它来读。当然它里面也有宗教的 等 各种各样的情况,因为孩子们没有读到
全 书,可能有一些不 太 了 解 。但是我觉得任老师也引导得 很 好,通过 穿插 一些 影片 ,然后还
有让孩子自己来体会, 揭示出 生 存 能 力 这样一个主 旨 。那么 台湾 老师这 堂 课 哩 ,应该是 另外
一种 风格 。更 强调轻松 、 活泼 ,然后读书与 动手 能 力 相 结合 。 而且 在这个过程当中 哩 ,大家
要 注 意 刚开 始的这个 讨论 , 何 老师 提出 了比较有 哲 学 思考 的问题,来让孩子 讨论 。其实你看,
换一个人以后,如果农场主是你,孩子们的观点、立场起了变化。这个过程实际是培养孩子
多面向思考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在阅读或班级读书会当中尤其重要。因为你要按照某一
个主角或某一个主人公这样一种情况当中去体会,让他们来理解。而不是说像我们过去的课
文教学,定于某一个观点就可以。因为生活我知道,应该是像作品当中揭示,甚至比作品当
中所揭示的更复杂。你比如说,一个人他是小偷,但是平常我们的课文总是告诉孩子们,诚
实是好的,欺骗是不对的。但是它要放到一个语境下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很复杂。小
偷不好,那《悲惨世界》当中的冉阿让,他那个偷窃是对还是错,这个让人很难说。所以我
想通过一些讨论让孩子澄清一些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我想就班级读书会的组织和开展谈下面的一些问题。第一,我认为班级读书会是语文
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我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的时候,他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这一点我觉得很好。但是很多老师还是泛泛地去布置,像咱们扬州这样引进到课堂上
来做的还不多。只是泛泛地说你们要加强课外阅读,你们要读更多的课外书,只是一种布置。
老师放弃了责任,没有把课外阅读的一些东西补充到课堂上来进行,而且老说教不完。我就
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的教材课文也和过去差不多,识字量加大了以后,意见就很大,老说
教不完。到三年级以后,还觉得教不完,其实那个时候,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已经很强了,我
不知道为什么教不完。一篇白话文,为什么要拿两到三个课时死劲地磨。所以说,第一个问
题,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这个问题我不想再详细地阐述。那么在美国有这样一个调
查,美国教育部有一个阅读委员会,他们做了一份调查认为: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都根植
于阅读这个基础。那么在我们国家也有中国社 科院 的一个补 位 ,他是 青少 年 研究 中心的一个
主任,他做了一个 儿童 阅读的调查,有一个 结 论: 儿童 的学习 成绩 越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