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第四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除了以上的粒度分析方法以外,当前生产中还使用有显微镜上用的自动或半自动粒度分析仪、光电微粒分析仪等。 二、粒度资料图解 Diagram of grain size data 粒度分析的结果,是得到碎屑样品的粒度组分数据。 这些数据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性资料,但是直接用数据不便于应用和对比。 因此,常需要将数据形象化,绘制成图。 常用的粒度图——直方图、频率曲线、累积曲线和概率值累积曲线。 1、直方图和频率曲线 直方图是最常用的粒度组分图件,它是由一系列相邻的长方块构成的。 Histogram an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urve 将直方图上各方块的顶边中点连接起来,绘制成一条圆滑曲线,这就是频率曲线图。 频率曲线图形简单、直观,因此应用更广。 不同成因碎屑沉积物的粒度组分直方图 松辽盆地白垩系中部含油层组频率曲线 2、累积曲线 用粒度分析成果中的累积重量百分比数作成的图。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 横坐标仍然表示粒径,而纵坐标表示的是各粒级的累积含量。 累积曲线总是构成“S”形。但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碎屑沉积物,其累积曲线形态是有差别的。 滨海沉积和风成沉积的碎屑物质分选好,粒度范围窄,因而累积曲线很陡; 洪流及冰川沉积分选差,粒度分布范围宽,累积曲线表现得平缓。 不同成因碎屑沉积的累积曲线 海滨砾石 海滨砂 冰川沉积物 页岩 黄土 3、概率值累积曲线 仍然用累积重量百分比作图。横坐标仍为粒径(φ)值,而纵坐标改用概率百分数标度,这样做成的便是概率值累积曲线图。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 plotted with a log probability scale 如果粒度分布符合通常所说的对数正态分布,那么用概率坐标在图上会得到一条直线。 但一般碎屑沉积物的概率累积曲线总是表现为相交的几个直线段,这反映了在沉积物中包含着几个正态次总体。 与“S”形累积曲线相比,概率值累积曲线是将碎屑组分中含量较少的粗、细尾部的特点放大了,这对于沉积成因分析及在图解法中应用都显得更加方便 。 三、粒度参数 Grain siz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计算粒度参数常与图解相结合 首先由累积曲线上读得某些累积百分比处的颗粒直径 然后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粒度参数的种类很多,过去主要用粒度中值(Md)和分选系数(So)。 当前广泛应用的有平均粒径(Mz)、标准偏差(σ1)、偏度(SK1)和峰度(KG)等。 过去用特拉斯克(Trask)公式计算,当前应用更广的是福克和沃德(Folk and Ward)的公式。 二、胶结物(Cement) 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胶结物是化学成因的物质,其结构与化学岩类似,其特点是由晶粒大小、晶体生长方式及重结晶程度等决定的。 在碎屑岩中,其含量50%,表现为孔隙充填结构。常见的类型有: (1) 非晶质及隐晶质结构 蛋白石、磷酸盐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体性质 (2) 显晶粒状结构 胶结物呈结晶粒状分布碎屑颗粒之间。因晶粒较大,在手标上可以辩认。 (3) 嵌晶结构 胶结物结晶颗粒较粗大,晶粒间呈镶嵌结构,每一个晶粒中都可以包含有多个碎屑颗粒。 (4) 自生加大结构 多见于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中,硅质胶结物围绕碎屑石英颗粒生长,二者成分相同,而且表现为完全一致的光性方位。 良好的自生加大胶结物形成于成岩阶段或后生阶段。 海绿石石英砂岩 沉积石英岩 胶结物的结构特征 第三节 胶结类型及颗粒支撑性质 Types of cementation and grain-supported characteristics 一、概述 1、胶结类型——在碎屑岩中,胶结物或填隙物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 2、决定碎屑岩胶结类型的因素: (1) 碎屑颗粒与胶结物或填隙物的相对数量 (2) 碎屑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 二、胶结类型的分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