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王世福居住区经济技术指标.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王世福居住区经济技术指标;1 规划用地平衡表
2 技术经济指标
;1规划用地平衡表 ;
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1)用数量表明住宅区的用地状况;
2)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
3)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4)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2 住宅区各项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平衡表的计算技巧
——居住区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的用地范围相对明确,计算简单;而住宅用地地块较多,形状各异,计算复杂。
——住宅用地=居住区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
3 住宅区各类用地的划分
(1 )住宅区用地界限
——以道路为界限;
——以用地边界为界;
——以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边线为界;
——住宅区内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级以上公建用地应扣除。;(2 )住宅用地范围
——以住宅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住宅邻近公共绿地等无明确界限时,通常以1.5~3米计算
——与公共建筑相邻时,以公建用地为界;
(3 )道路广场用地
——用地外围为城市支路或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面积按红线宽的一半计算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小)区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组团级(与没有人行道的小区级)道路按实际宽度计算
——回车场、停车场应包括在道路用地内
注意:宅间路计入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内的车行道计入公建用地
公共绿地内的人行道计入公共绿地;
(4 )公共绿地
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街心绿地、林荫道与活动场地
;二 技术经济指标;
(6)建筑面积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 建筑面积 / (居住)用地面积
(7)建筑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 建筑基底面积 / (居住)用地面积(%)
(8)停车泊位(停车率、地面停车率)(个)
(9)绿地率 = 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与居住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以住宅建筑净密度为例
在一定的住宅用地内,若住宅建筑净密度越高,宅旁绿地面积也相应降低,日照通风等环境也受到影响。决定居住区居住密度和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对不同地区、???同层数的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值作了控制。;第14页/共19页;其他相关名词含义; 四、习题
;END;——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规范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
——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规范要求;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和满足附录A第A.0.4条的规定;
——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
;感谢观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