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T 17980.110-2004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10部分: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df

发布:2017-08-08约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T17980.110-2004 前 言 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 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 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地区 类似的准则,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我国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确定防治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 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GB/T1798。的本部分。 本部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系列标准之一,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乃炽、李钧、吴新平、周明国、朱宗元、高文琦、司凤举 本部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解释。 GB/T17980.110-2004 农 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110部分: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rnonassyringae)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 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 2 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细菌性角斑病。 试验作物为黄瓜,选用当地常规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 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应选择在历年发病严重的露地或温室大棚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品种、土壤类 型、施肥、种植期等)应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发病轻的年份要在试验地周围设置 菌源,如果灌溉,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和水量。 如果在棚室进行熏蒸剂、烟雾剂的试验,每个处理应使用单个棚室或隔离室。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商品名或代号、通用名、中文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 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3.1.2 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 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 3.2 小区安排 3.2.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排列,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15m2-50m,棚室不少于8m. 重复次数:不少于4次重复。 3.3 施药方式 3.3.1使用方式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施药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 3.3.2 使用器械的类型 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如工作压力、喷孔口径)的全部资料。施 t GB/T17980.110-2004 药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匀,用药量偏差超过士10%的要记录 3.33 施药的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和标签说明进行,记录施药次数和每次施药日期及作物生育期。通常发病前或始见病 斑时第一次施药,进一步施药视病害发展情况及药剂的持效期来决定 3.3.4 使用剂量和容量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使用,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g/hm。用于喷雾时要记录 用药倍数和每公顷的药液用量(L/hm2) 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 如要使用其他药剂,应选择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