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df

发布:2024-12-03约5.8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龙源期刊网

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杨文利

来源:《天津教育》2013年第13期

个人简介

杨文利,天津市汇文中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

工程”第三期学员,和平区“名校长”培养人。曾获得天津市“双优”教师、天津市第四届普教系

统优秀青年教师、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德育工

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其特征是以校为本,其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本领,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开

展的校本教研,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

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

教师群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学习、切磋、研讨、合作,逐渐形成合作、共融的校本教

研文化,以此成就教师专业发展的美愿。

一、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提升教师专业思想和专业本领

一切教育问题解决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教师先获得发展,学生才能

有比较好的发展。“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

变为研究者“”,使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

度,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改革,关注教育实际,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思想和专业本

领,这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

制定1.天津市汇文中学校本教研制度与工作条例。

我校在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充实内容,出台了《天津市汇文中学校本教

研工作条例》。这一条例共分为四大项22条,分别从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的组织及工作职责、

学校校本研修中心的组织及工作职责、学科教研组的组织及工作职责、年级学科备课组的组织

及工作职责四个方面对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职责安排、具体操作提出了较详尽的要求,为我

校校本教研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实施2.“研—训—评”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学校认真执行和平区第二届教研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分阶段、有步骤地

在校本研修中实施教师培养工程。我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内容立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

的需要,在做好教师基础性培训,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同时,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龙源期刊网

和师德方面的重点研修,实施研“—训—评”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模式,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稳步提

高。

(1)科研、教研带动。

学校坚持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校本教研中提出的重要问题,经过归纳论证,可以

转化为科研课题。我校申报的“十二五”课题“基于校本科研实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已被批

准为市级规划办重点课题,我们在此课题引领下,教师们开展以教学问题为对象的“小课题”研

究,目前,各学科组组织申报小课题共计60多个,既有教师个人的自主研究,又有备课组、

年级组为单位的小组课题,还有全校层面的团队性的课题研究,并聘请相关专家、专业研究人

员和名教师参与研究,寻求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坚持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研究

中发展。学校还定期组织轻松愉快的学术沙龙活动,让教师针对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

段等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学校引导教师逐渐把科研与教研转化为一种常态工作习惯,使工作的进程与质量时刻受科

研与教研成果的引领,形成了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开展研究,以研究的状态开展工作”的局面,

使教科研真正成为能解决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一种务实的工作状态。

(2)多种形式研修。

学校坚持让干部教师走出去学习,把专家名师请进来培训的做法,学校大力支持境外培训

和异地学访,聘请天津市教科院及市、区教研室的有关专家来校,就教师们最关心的课改专题

开办辅导讲座。学校还增加投资,加大图书馆的装备力度,从多个方面实践我校教师发展理念

——“做智慧型教师,在学、思、研中成长”。在汇文中学,教师正在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

的必需,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教师们对教学从迫于任务、为了生存的状态中走

出来,步入一种职业享受状态。学校重点抓好德育处、教务处、学科组和年级组对教师的培

训,做到培训管理的分层,使教师在不同的管理层面中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