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药事管理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 1.由主管药师及以上人员负责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责明确。 审方法:查看药品质量管理组织,人员名单和职责。 ※ 组长、副组长、成员(姓名、职称) 2.有药品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药品质量报告途径与流程。 3.有药品验收相关制度与程序,保证每个环节药品的质量。 【B】符合“C”,并 1.有制度保证药品质量监控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2.定期对药库、调剂室药品质量进行抽检,合格率达99.8%。 3.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一次检查。 评审方法:查看药学部门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与使用检查记录。 4.对药品质量抽查结果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改措施。 【B】符合“C”,并 1.有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定期进行差错防范培训。 评审方法:查看相关资料并提问考核。 2.调剂室年出门差错率≤0.01%。 评审方法:查调剂室年出门差错率。 3.由专职药学人员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有咨询记录,并针对患者咨询的常见问题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工作。 评审方法:查看咨询记录与宣传资料。 4.药师应在处方药品调剂之前对处方或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评审方法:现场查看调剂流程。 【A】符合“B”,并 有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的措施,有专人负责对防范差错工作进行系统检验,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效果分析,体现多环节防范与持续改进效果。 评审方法:查看相关原始记录、专人负责情况及改进效果 四、4.14.4医师、药师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并有监督机制。 (一)4.14.4.1 医师、药师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并有相应监督考评机制。 【C】 1.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有关要求,有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相关规定。评审方法:查看有关制度。 ※三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占药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二级30%)。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优先纳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评审方法:查看“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纳入情况。 【B】符合“C”,并 有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优先使用的具体措施,并有监督考评机制。 评审方法:查看措施与考评机制 【A】符合“B”,并 统计医院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使用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评审方法:查医院用药供应目录中《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 五、4.14.5医师、药师、护士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 (一)4.14.5.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C】 1.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 (2)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各相关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 (3)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评审方法:1、查看医院是否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 2、查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与部门分工。 3.查看医院为各临床科室设定的控制指标 2.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本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本科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医师能力评价。 评审方法:查看科室是否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及纳入医师能力评价。 (2)设定本科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执行指标,落实到人。 .评审方法:查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执行指标及职责。 【B】符合“C”,并 1.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评审方法:查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2.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评审方法:查看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A】符合“B”,并 1.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向本辖区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的信息。 评审方法:查参与“两网”报送情况。 2.上报信息准确与可追踪溯源。 评审方法:抽查原始资料,考查信息准确情况。 (二)4.14.5.2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C】 1.配备资质的感染专业医师。 评审方法:查医院感染专业医师配备情况。 2.设置临床微生物室,配备相应资质的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 评审方法:查看临床微生物室及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3.对医院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评审方法:查看培训和继续教育情况。 【B】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