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件–2.ppt

发布:2017-05-04约4.34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串联电阻电路 2. 4 理想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2.5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转换 2. 3 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电阻的等效变换 2.6 两个电阻电路的例子 本章重点 2.2 并联电阻电路 ? 本章重点 ?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 ?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 电阻的Y-?变换 返回目录 1. 电路特点 + _ R1 Rn + _ uk i + _ u1 + _ un u Rk (a) 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 (KCL); (b) 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KVL)。 2.1 串联电阻电路 (Series Connection) 等效 2. 等效电阻(equivalent resistance)Req + _ R1 Rn i u Rk u + _ Req i 等效:对外部电路[端钮 (terminal)以外]效果相同 Req=( R1+ R2 +…+Rn) =? Rk 3. 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 + _ un + _ R1 Rn i u Rk + _ uk + _ u1 等效电阻等于串联的各电阻之和 例 两个电阻分压(voltage division), 如下图所示 (注意方向 !) 4. 功率关系 p1 = R1i 2 , p2 = R2i 2 , ? , pn = Rni 2 p1 : p2 : ? : pn= R1 : R2 : ? : Rn 总功率 p = Reqi 2 = (R1+ R2+ ? +Rn ) i 2 = R1i 2 + R2i 2 + ? + Rni 2 = p1 + p2 + ? + pn i + _ u R1 R2 + - u1 - + u2 返回目录 in R1 R2 Rk Rn i + u i1 i2 ik _ 1. 电路特点 (a) 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端电压为同一电压 (KVL); (b) 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 (KCL)。 i = i1+ i2+ ? + ik+ ? + in 2.2 并联电阻电路 (Parallel Connection) 等效 由KCL i = i1+ i2+ ? + ik+ ? +in= u Geq 故有 uGeq= i = uG1 +uG2 + ? +uGn=u(G1+G2+ ? +Gn) 即 设 Gk =1 / Rk (k = 1, 2, ?, n) Geq=G1+G2+ ? +Gk+ ? +Gn= ? Gk = ? 1/Rk 2. 等效电导(equivalent conductance)Geq Geq + u _ i 等效电导等于并联的各电导之和 in G1 G2 Gk Gn i + u i1 i2 ik _ 3. 并联电阻的分流(current division) 由 电流分配与电导成正比 得 对于两电阻并联, 有 R1 R2 i1 i2 i 4. 功率关系 p1=G1u2, p2=G2u2, ? , pn=Gnu2 p1: p2 : ? : pn= G1 : G2 : ? :Gn 总功率 p = Gequ2 = (G1+ G2+ ? +Gn ) u2 = G1u2 + G2u2 + ? + Gnu2 = p1 + p2 + ? + pn 要求:弄清楚串、并联的概念。 R = 4∥(2+(3∥6) )= 2 ? 3? 例1 2? 4? 6? R 3? R = (40∥40) + (30∥30∥30) = 30? 例2 40? 30? 30? 40? 30? R 40? 40? 30? 30? 30? R 解 通常有两种求入端电阻的方法 ① 端口加电压求电流法 ② 端口加电流求电压法 下面用加流求压法求Rab Rab=U/I=(1-b )R 当b 1, Rab 0,正电阻 正电阻 负电阻 u i U=(I -b I)R=(1 - b )IR 当b 1, Rab 0,负电阻 例 3 求 a,b 两端的入端电阻(input resistance) Rab 。 I b I a b R Rab + U _ (b ≠1) 等效 R等效= U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