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己花是让别人看》教学设计__周奇.doc

发布:2016-04-22约1.6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篇季先生的作品。 本文语言朴素而又严谨,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季先生作品炉火纯青的语言境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还能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理念 一、关注教学实效 基于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思考,本课教学注重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关注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是本课教学最大的创新点。这一设计,源自于对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把握: (一)根据新课标精神,“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作者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四)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 读好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部分词语,积累优美语言。 3、借助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感受课文“语言朴素、用词精妙、耐人寻味”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讲述季羡林先生为北大新生看管行李的故事。 (二)简介季羡林先生 【设计意图:文学作品的鉴赏注重“知人论诗”。采用故事导入新课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激趣,而在于“知人”。了解季先生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为后续教学中感受朴素的语言风格作了有益的铺垫。】 二、抓“第一印象”,感受“语言朴素” (一)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强调:第一次学习、第一段文字、第一印象。) (二)引导感受“语言朴素”。 点拨预设: 1、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季先生写的,你也能感觉到说话人的年龄吗?为什么? 2、季先生是文学大师,但是,你能从这段话中找出多少非常华丽的辞藻来吗? 3、出示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先生的评价:“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4、能还原出作者本来的心情或语气,才是最好的朗读。你能试着读好这段话吗? (三)小结:季先生的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语言朴素) 【设计意图: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把文章分为“平淡体”“绚丽体”两种风格。认为少用词藻务求清真的便是“平淡体”;尽用词藻力求富丽的便是“绚丽体”。少用词藻务求清真 (三)朗读“评语”,教师点拨、鼓励。 【设计意图:就内容而言,钟敬文先生和温总理的评价,印证了教者对于季先生作品语言风格的解读,也让学生对于阅读中的“发现”欣喜不已。 就形式而言,让学生给“语言大师”的作品写“评语”,极大地尊重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写“评语”,在巩固本课学习重点的同时,也在鼓励着学生:挺起腰板学语文!】 六、作业布置 (一)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二)推荐阅读《季羡林散文集》 七、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感受课文语言的“耐人寻味”。 (三)背诵喜欢的段落。 (四)结合课外阅读,加深对季先生作品语言特点的感悟。 .页眉. 页脚.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民俗文学大师钟敬文 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奇丽 人人为我 奇特 我为人人 语言朴素 用词精妙 耐人寻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