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Ⅰ总说明(改边坡防护).doc

发布:2017-01-31约5.8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总 说 明 书 一、总体情况概述 1. 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湖南道县至广西贺州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设计任务段为K33+600~K35+100全长为1.5公里,其整个设计任务主要包括公路纵断面横断面设计、路基工程的设计(路基排水、路基防护、支挡工程、稳定性分析)、路面工程的设计(中央分隔带排水,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比选)、桥梁涵洞的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英文翻译等。 2. 任务要求 通过本设计要求能够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的知识,根据有关的设计规范掌握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始资料的采集方法与内容,掌握路面设计参数的确定、选用及计算方法;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及方法,以达到熟练从事公路专业的工作能力。 3. 设计标准 全线按平原微丘区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行车道宽4×3.75m,中央分隔带2.00m,路缘带2×0.75m,硬路肩2×3.00m,土路肩2×0.75m。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其他技术标准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交通部部颁标准执行。 4. 路线起迄点、平纵线形情况 本段起点桩号为K33+600,终点桩号为K35+100,路线全长1.5公里。纵坡分别为1.225%、%,m。平曲线设计要素请详见本设计的“公路总体平面布置图”,纵断面设计见“纵断面图”。 5.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本路段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IV5),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7℃~18℃,夏季平均气温为28℃以上,区内雨水充沛,年降雨量为1500~1705毫米,最大可达2207.5,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二、总体设计 1. 总体设计原则 设计在满足工程经济的前提下既要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要求,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还 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条件、地质气候、材料来源等其它影响因素。 2. 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的总体适用情况 本项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要求。 表S1-2-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规 范 值 序号 指 标 名 称 规 范 值 1 公路等级 四车道高速公路 9 停车视距(m) 160 2 路基宽度(m) 26.0 1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10000 3 设计行车速度(km/h) 100 11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10000 4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900 12 最短坡长(m) 400 5 缓和曲线最短长度(m) 152.381 13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其他1/100 6 最大纵坡(%) 4 14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I级 7 行车道宽度(m) 2×3.75 15 桥宽(m) 2×12.75 8 竖曲线一般最小长度(m) 282.240 16 地震动峰值 ≤0.05g 三、路线线形设计情况 路线的布设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为依据,按高速公路的标准来进行设计,路线的设计应当根据道路的等级及其使用的任务和功能,合理的利用地形,正确的利用技术标准,以保证线形的均衡性。路线的设计当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以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性,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并且应当考虑车辆的行驶时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的反应,并适当的注意与当地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路线的选择应尽量的避免穿过地质不良的地段。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保护环境、保护古迹的原则来修建道路,在高速公路的设计时,应在满足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地形,力求使路线连续、流畅、舒适、安全、优美、工程经济,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本段的路线方案已经确定,起点桩号为K33+600,终点桩号为K35+100,路线全长1.5公里。此路段不在平曲线上。根据起、终点设计标高设计时应按照规范的要求,最小纵坡不小于0.3%,最大纵坡不大于4%,最小坡长不小于350m,最大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