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传信息计算技术考博参考书、真题、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博大纲、资料笔记、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信息计算技术考博参考书、真题、报录比、复
试分数线、考博大纲、资料笔记、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介绍
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在工厂企业及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计算机维修与维护以及
计算机经销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计算网络与技术
人才规格与适应岗位
技能训练目标
能熟练地进行文字录入与排版,能组装与维修计算机,能用C语言、VB语言、VFB语言
等进行实用程序设计,能进行局域网组网和综合布线,能对局域网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维护,
能设计网页并建设网站。
主要专业课程
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组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综合布线、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
计算机专业英语、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计
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
中国传媒大学的工科教育是从1954年创建的技术人员训练班开始的。1958年办了大专,
1959年开始了本科教育。1981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原来的无线电
系,拆分成了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工程系、微波工程系、广播技术研究所和工程技术基础部
5个系级单位。1995 3月3 日,学校决定在工科各系的基础上,成立信息工程学院。这是
中国传媒大学的第一个二级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在“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原来只在“大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学”下设学院)。1997年,录音工程系从信息工程学院分出,成立独立的二级学院??录音
艺术学院。2001年动画技术专业分出,成立动画学院。2002年,计算机系独立成为计算机
与软件学院,工程基础部独立成为理学院。
目前,信息工程学院下属7个系级单位:通信工程系,电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科学艺术系,自动化系,专业基础部和专业实验中心。
多年来,通过积极引进人才,大力支持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狠下
工夫,使我校理工科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有了较大的
提高。在学校领导和国家广电总局教育专项补助金的支持下,新建和改建了有线电视实验室、
微波测量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微波暗室、微波传输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光纤传
输实验室、视频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发送实验室、计算机房等,
使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以后,我们从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交叉学科、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
学效益等方面狠抓了本科教学。1981年分系之前,整个工科只有广播电视发送、电视播控、
微波3个专业,327名本科生。1995 ,有电子工程、广播电视工程、微波工程和录音工程
4个专业, 581名本科生和35名大专生。工学院成立以后,我们积极拓展思路,创办新的
专业,特别在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上下功夫,培养复合式人才。先后创办了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动画技术、艺术设计 (后更名为数字媒体艺术,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个数字媒
体艺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自动化等新专业;对原来的传统专业也进行了
改造,增设了许多体现数字化、网络化的新专业方向。2004年,仅信息工程学院的本科生
就有1500人,加上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理学院等兄弟院系,学生数就更多了。
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是从1981年开始的。当 ,整个工科只有3名硕士研究生。到1995
年信息工程学院成立时,共有2个硕士点35名硕士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现有2个部
级重点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广播电视传输
技术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1个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博士
点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4个硕士点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
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
硕士生和博士生近200人。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我们的毕业生担任了广电总局科技司、广科院、设计院的领导和中央3台的总工程师,
以及许多省市广播电视厅局的技术领导,更多的人成为各项各业的专家、教授和技术骨干,
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一些博士和博士后的高层次人
才,组建了几个科研特区,给与特殊政策支持,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