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及边坡工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基坑工程》;1 概论; 1.2 我国深基坑工程发展概况
1.2.1 工程概况
1. 基坑工程的历史回顾
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支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20世纪30年代 Terzaghi等人开始研究基坑工程;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进行广泛研究。
2.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兴建出现了深基坑工程
台北101(508m),芝加哥席尔斯大楼(Sears Tower),
吉隆坡的88层,451.9m高的 Petronas大厦,563m 高的多伦多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塔尖达421m(主体365m),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88层,420米),深圳地王大厦 高325m,广州中天大厦高322m。争议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坑深度已由6m~8m,发展至20m~30m。层数已由1~2层 发展到3~4层。;3. 城市地下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深基坑工程的发展
地铁沿线设有许多地下车站,一些基坑深度达20m多。
4. 大型市政地下设施的兴建使得深基坑工程的规模
进一步增加
“东方???珍”高468m,基坑深12.5m。王府井大型3层地下商
业街,长780m,宽40m,与地铁四个车站及东安商场、东方广场的地下层分别相通。; 1.2.2 设计与施工技术进展 1. 我国特色的基坑支护体系已经形成;2. 逆作法施工技术正在扩大应用;3. 一些新型的支护(支撑)结构脱颖而出 (1)闭合挡土拱圈 图1-1 闭合拱圈支护;(2)环梁支护结构体系 图1-2 双圆环梁支护基坑剖面;(3)连拱式支护结构 图1-3 连拱式支护结构;(4)加助式地下连续墙;4. 设计分析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发展
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土参数的正确取值,支护结构及基坑周围土体的位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测试和理论探讨。编制了能够较好模拟实际开挖施工全过程的大型平面有限元程序,使设计手段得到了提高。开始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深化了人们对开挖深度、支护结构设置位置和刚度、坑底加固范围以及超载宽度等各种因素对基坑开挖工程性状的认识。
5. 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已经开始得到应用
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正逐渐代替传统的单纯验算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并在不断完善中。;1.3 展望
1. 基坑工程规模向更大、更深方向发展
2. 土压力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3. 人们将更加重视深基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
4. 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将得到推广
5. 为迎接21世纪土木工程的主要舞台转向东亚而努力学习和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