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本部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动员会上的讲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ⅩⅩ行长在总行本部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动员会上的讲话
贯彻落实内控规范 构建完善内控体系
为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夯实管理基础
——中国ⅩⅩ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党委副书记ⅩⅩ同志
在总行本部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动员会上的讲话
(ⅩⅩ年6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是要贯彻落实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等五部委的监管要求,在ⅩⅩ银行构建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内控管理,部署和动员总行本部全面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以下简称《内控规范》)的工作。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因此,这项工作也是“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贯彻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
此次贯彻实施《内控规范》活动,是我行落实监管要求、健全内控体系的重要举措。我行采取“先抓总行本部、再推广普及全行,先满足监管要求、再全面持续提升”的活动方针。各部室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全行贯彻实施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带好头、开好局。
(一)推行《内控规范》是一项国家战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部分大中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已经能够跻身于世界领先企业的行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不少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并不顺利,甚至接连受挫,究其原因,除了企业缺乏海外经验等自身因素外,也与我国某些行业、企业、市场准入标准的陈旧、缺失有关。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之争,谁能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谁就抢占了世界经济的至高点;而一国的行业、企业、市场标准若不能与世界通行标准接轨,则该国企业就难以被国际化的市场所接纳,自然也就难以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当中。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有了快速提升,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了中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决定,ⅩⅩ银行也在积极进行全球化的布局。为贯彻中央长期以来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指导思想以及“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落实国务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要求,2008年财政部会同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及保监会,制定发布了中国的企业管理标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现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与国际通用准则的接轨。同时,五部委又通过制定配套指引和发布通知的方式,分阶段、分步骤的在全国各类企业中推广实施,以切实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安全网”和“防火墙”,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提供支撑、保驾护航。
(二)贯彻实施《内控规范》是适应境内外监管的强制性要求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无论是财政部、审计署,还是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都是主要监管部门,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提出的监管要求,都具有强制约束力,必须认真抓好落实,不存在孰先孰后。而此次五部委以联合发文的形式颁布《内控规范》,足可见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深刻共识与高度重视,也昭示了内部控制将是五部委今后的监管重点所在。按照五部委分阶段、分步骤在全国各类企业施行《内控规范》的工作安排,证监会首先在内控状况相对较好的上市公司范围内推广实施,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自ⅩⅩ年1月1日起施行,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择机施行。我行作为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今年必须予以全面贯彻实施。
我行成功上市后,要在高度国际化、市场化的资本舞台上,与国内外主流商业银行同台竞技,就必须遵循监管母国和东道国的法律、规则和准则,同时满足境内外的监管要求。香港联交所于2004年11月发布《企业管治常规守则》后,开始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严密监管,要求上市公司保持合理与有效的内部控制,以保护股东的投资和公司的资产,并要求董事会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认真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健全Ⅹ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符合境内政府部门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遵守香港联交所等交易场所市场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贯彻实施《内控规范》是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内在需要
从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内部控制的缺失则可能对商业银行产生致命性打击;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多家银行就因严重违规和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发生破产倒闭或巨额亏损事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内控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保障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提升基础管理与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各项业务的规范运营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全行上下以“3510”战略规划为奋斗目标,坚持“抓合规、控风险、强基础、促发展”的内控管理理念,内控状况显著改善,内控要素持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