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爱国主旋律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开题报告定稿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期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
开 题 报 告
题 目:《紧扣爱国主旋律 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开题报告
作 者:苏亚斌
工作单位:石家庄市四中路小学
指导教师:陈锁明 教授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2014年3月22日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校于2012年9月开设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两年来,利用各种的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更富时代感,较好地落实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切实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本次课题的主要目标是:努力探索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提高的方法和途径,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我校的这项课题研究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过程完整规范,获取了真实可行的数据,探索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般方法、途径和规律,那么,我们将会为其他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目 录
一、问题提出…………………………………………………………4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5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途径……………………………………6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11
五、具体操作…………………………………………………………12
六、实验保障与评价…………………………………………………14
七、实验组织机构……………………………………………………15
“紧扣爱国主旋律 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
开 题 报 告
石家庄市四中路小学 苏亚斌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多亿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爱国精神。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必须认真坚守、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这种深厚的情感,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民族、祖国美好山河、辉煌历史、语言文化及民族传统的无限热爱;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心,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和为祖国而献身的爱国精神。
1、紧扣爱国主旋律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奋斗。小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小学生去继承,中国梦的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小学生去开创。
2、紧扣爱国主旋律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紧扣爱国主旋律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紧扣爱国主旋律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增强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召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在改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