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腋下直切口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_张伟华.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年8月第21卷第4期 Chin J Cl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August 2014, Vol. 21, No. 4 ? 473 ?
论著 ? 先天性心脏病
右侧腋下直切口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修补术中的应用
张伟华 罗鸿 张新 刘东海 马宁 张博 乔晨晖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 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总结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结果及手术经验,探讨此技术的可行
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 年 3 月至 2013 年 1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7 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
直切口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20 例、女 7 例,年龄 1.1 ~ 11.0( 4.4±2.8) 岁,体重 7.6 ~ 28.0( 14.6±5.3) kg。
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 90° 卧位,沿腋中线在第 3 肋骨上缘和第 5 肋骨下缘之间做垂直切口,经第 4 肋间进胸,
沿膈神经前 2 cm 纵向切开心包并悬吊,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肺动脉纵切口补片修补
缺损。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主动脉插管,间断缝合心包,经第 6 肋间置胸腔引流管。于术后 3 个月、6 个月和 / 或
12 个月随访,了解患者家属满意度,复查胸部 X 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 结果 经右侧腋下直切口顺利完
成手术,无操作困难,无需延长手术切口或改变手术切口类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术后肺不张、肺部
感染、胸腔积液、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膈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或切口感染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发生。胸部切口长
度 4.4 ~ 7.0( 5.07±0.66) cm 。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无残余分流。所有患儿均得到随访,分别于术后 3 个月、
6 个月和 / 或 12 个月经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患儿,未见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未见胸廓不对称。随访
时见胸部切口长度短,位于腋窝下,隐蔽美观,所有患儿家属对此切口满意。 结论 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修补小儿干
下型室间隔缺损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且其诸多优点能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受益。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侧腋下直切口;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848( 2014) 04-0473-05 DOI:10.7507/1007-4848
Minimal Right Vertical Infra-axillary Incision for Subarteri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losure in Children ZHANG
Wei-hua,LUO Hong,ZHANG Xin,LIU Dong-hai,MA Ning,ZHANG Bo,QIAO Chen-hui.(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the First Af? liated Hospital,Zhengzhou University,Zh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