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6、煤中全硫测定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天天开心
煤中全硫测定
作业指导书
########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根据GB/T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结合本厂具体情况制定,适用于煤中全硫(库伦法)的测定。
2 技术要求
2.1 库伦测硫仪:测硫分辨率:0.01,测量范围:0.1~20%。
2.2电子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g,感量0.1mg。
3 安全注意事项
3.1开机前,应检查电源线绝缘及接地情况。
3.2试验时, 应用镊子从炉口取出瓷舟,放在耐火板上,防止烫伤和失火。
4 作业程序
4.1实验前的准备
4.1.1检查电源、外观、干燥剂、胶管及连接部件。准备好电解液,废样,三氧化钨,干净的瓷舟、样勺、镊子、毛刷及耐热瓷盘。
4.1.2电解液配制:称碘化钾5g、溴化钾5g,溶于250~30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10mL的冰醋酸,搅匀备用。
4.2系统的启动
4.2.1打开定硫仪控制电源开关和仪器主机电源开关,合上加热电源闸刀开关。
4.2.2启动计算机,等待系统自动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直接点面上服务程序图标。
4.2.3双击Windows桌面上名为 “定硫仪”图标,即可进入定硫仪系统的测控环境,或者单击Windows的“开始”按钮,再将鼠标指向“程序”项,单击“程序”项的“定硫仪测控软件”。
4.3参数设置
进入系统设置窗口,设置好试样编号、测试方法等参数。
4.4系统升温
4.4.1单击“升温”快捷按钮或单击“温度控制”主菜单中的“开始升温”子菜单进行升温,(若系统自动启动自动检测功能,需要等待系统检测完毕后才能点击“升温”按钮),升温至1150℃恒温。
4.4.2电解液的加入:将电解池的放水胶管插入盛有电解液的容器中,开启主气泵,便能将电解液自动吸入电解池中,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放水胶管即可;也可以直接打开电解池的上盖装入电解液。
4.5检查气密性:进入“人工检测”窗口,启动“主气泵”,向后推动气密性检测装置手柄,若流量计指示能降到100 mL /min以下,则认为气密性良好。否则,应检查过滤器、电解池及净化管是否漏气。
4.6进入“人工检测”窗口,检查搅拌、进退样功能等是否正常。
4.7称量样品
4.7.1样品称量有两种方式:联机称量和脱机称量。如果是脱机称量,只要把事先称好的试样重量数据直接输入到数据表栏中即可。如果使用天平联机称量,则点击快捷按钮栏中的“天平称量”功能按钮,进入联机称量状态,按照系统提示一一操作即可。
4.7.2称样前必须将样品摇匀;称取样品时,操作应规范,不同的煤样应使用各自的样勺,不能混用样勺,不要轻易用手直接接触瓷舟等;样品称好后尽可能使试样在瓷舟内均匀铺开,三氧化钨尽量做到在煤样上均匀覆盖一薄层(废样一般用中硫样品)。
4.8参数输入与样品的放置
4.8.1当炉温上升到1150℃并恒定时,系统状态栏显示“系统恒温”就可以开始做试验。
4.8.2在测试样品前必须先做1-2个中等含硫量的废样,然后开始正式测试。先将称好的样品放在送样平台上,然后在主界面数据表格中按顺序输入试样编号(如果在参数设置中选择了自动编号方式则不需要输入试样编号)、样品重量及分析水分(以便能够计算试样的干基硫)等。
4.9测试过程
放置好样品并输入参数,单击快捷按钮栏中的“试验”按钮后,系统自动进入实验状态,此后不再需要人工干预。若实验结果出来之前,数据栏中仍有样重,则可实现逐个自动进样,否则需要重新单击“试验”按钮。
注意:实验过程中10分钟没有关闭确认按钮灯,系统将自动熄灭,需要重新单击“试验”按钮。
试验过程中严禁推动、碰撞样车,以免造成系统自动中断实验。
瓷舟灼烧后温度较高,取出或自动丢弃的瓷舟应放入耐热瓷盘中进行冷却,避免烫伤仪器或工作台面。
进入实验状态后,其编号、样重、水分等参数不允许修改。
4.10结果显示
每做完一个试样,瓷舟自动退出炉膛,试验结果显示在主画面的数据栏中,同时,您也可以打开“数据管理”进行查阅。
4.11退出测控环境
检测完成,单击“退出系统”主菜单,系统弹出“退出程序”对话框,点击“是”,系统退出测控程序返回Windows桌面。
4.12电解液的放出:将放水胶管止水夹松开,便可放出电解液,装入棕色玻璃瓶内避光,密封保存以备下次使用。然后接好电解池上的抽气管,抽入蒸馏水,打开气泵/搅拌开关清洗电解池(2~3次),之后再用止水夹将放水胶管夹好。
4.13关闭计算机: 返回到Windows桌面后,单击Windows 的“开始”按钮,选择关闭计算机。
5 系统维护
5.1 定硫仪工作状态下,链条旋转累计次数超过5圈或仪器未使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开机启动测控软件并打开仪器电源后,系统将自动检测样车、链条旋转功能的运行情况,此过程约需5min。
5.2 每次更换脱脂棉、硅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