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威力.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 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 2——5段 * 论点 论据 论证 —要证明的观点 —证明观点的依据 —证明论点的方法 道理论据 事例论据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语言:准确周密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论 点 论 据 论 证 结 构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本论) (引论) (结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戊戌政变后,出亡日本,广读西书。1902年创《新民丛报》。1912年回国,1918-1920年旅欧,回国后不遗余力地从事讲学和著述,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 《屈原研究》等。他兴趣广泛,学识渊 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 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收入 《饮冰室文集》。后由林志均编辑出版 《饮冰室全集》,共148卷,700万字。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要求: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感情充沛,说理充分 演讲 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做这个演讲的目的) 2、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思路)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要有业、敬业、乐业。或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敬业”是基本,“乐业”是最高境界。 细微探究: 本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为何2-5段先谈“有业”? 因为有业才可敬业、乐业;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1、重点阅读6~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部分的中心论点是: ②什么是“敬业”: ③为什么要“敬业”: ④怎样做到“敬业”: ⑤文中引用朱子的话,属于 论据;讲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属于 论据,作用是: 要敬业 主一无适便是敬。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忠实。 道理(理论) 事实 用心专一,可以把劳作做到圆满。 ⑥试着理出第6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⑦作者赞赏的敬业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从文中找出两处。 ⑧试着体会一下,“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提出观点——阐释“敬业”——举例论证为什么该敬业——得出结论“凡职业没有不是……”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都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不能。因为职业因神圣而可敬,两个句子是因果关系,所以不能换。 2、重点研读第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中心论点是: 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②为什么要乐业或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呢?请用简单的语言归纳 ㈠亲历过程的快乐 ㈡奋斗成功的快乐 ㈢同业竞争的快乐 ㈣省却烦恼的快乐 ③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④你如何理解“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这句话? 客观的事没有苦乐可言,苦乐是我们接触客观事物后所产生的感受。 ⑤作者在开头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息声中谈起,有什么用意? 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 ”这一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⑦试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例子。 引出话题——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设问。提示内容要点,引起听众注意和思考 居里夫人,怀着梦想在艰苦的条件下从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终于成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