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大学行政管理制度笔记.doc

发布:2018-02-05约3.09万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政管理学概论 主讲 曹现强 第一章 绪论 一 行政管理的涵义: 广义:一个单位为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狭义:国家事务的管理与共同事务的推行(公共性)。“公共事务” 主体:行政机构 行政现象伴随政府的出现而出现的。 政务:建国初期指国家统治,后期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被强化。 服务性政府 从“政治”层面来理解行管 国家的宏观权力分配解决谁做什么的问题,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有利于行管从政治中分出来。 从行政技术,行政实施过程行政方法来理解行管,扩大了行管的外延,显示了行管与一般管理的趋同。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概念的外延有所扩张。 行政的管理主义 “政治”与“管理”两方面结合起来理解行政管理 政治与行政;阶级社会中社会权威→政府;行政的属性由政治的属性决定。一定社会的行政从属于一定社会的政治。但并不等同于要把“行政政治化”。 {行政是国家组织的活动,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政治的核心任务是参与国家的事务制定方向。行政与政府相关的活动是国家职能的一部分。行政的属性由政治的决定,一定社会的行政从属于一定社会的政治,但不认为可把行政政治化。行政在相对独立的范围内从属于政治。行政社会化,行政专门化,行政科学化使行政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 英国政府人员讲究通才。 2. 管理与行政:a历史上来看管理早于行政。行政以前的管理只有社会性,没有政治性。b 范围上看,管理的主体比较广泛,行政是管理的一类,主体是政府,对象是公共事务。c 性质来看,一般管理更多反映人与劳动对象、手段的关系;而行政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殊管理形式。d 目的:行管的目的是提高效率,维护共同的利益。一般管理为个人谋求利益。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行政出现以前管理只有社会性,没有政治性。行政消失后管理将继续存在。行政是一个历史现象,从范围上看一般管理范围广泛,但行政管理只管理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主体是政府,事务是公共事务,从活动性质看,一般管理活动反映社会关系但更多反映人与劳动对象,手段的生产关系,行管是上层建筑的管理是阶级社会的管理性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从目的来看行政委了提高效率维护公共利益,一般管理不仅限于公共利益也为个人团体获利。} 二 行政管理的界定: 行政管理是指享有公共权力的政府为保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而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及政府自身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与行为。 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客体是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自身;基础是公民授予的公共权力;原则是依法行政;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公共利益。 概念:行政,管理,行管,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 行管是研究对象;政府机构为执行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形式、关系。 三.西方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理论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 {社会历史条件 自由 垄断 组织 城市 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加剧 工业化发展快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提高经济发展 管理的配套 强有力的政府 由于管理能力的低下使加强行管研究非常迫切 18世纪三大革命:英法美 导致了社会意识观念的变革以及国家体制政府机构变化。构成了行政管理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民主制度为行管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公务员制度为人事行政的研究做了推动。} 国家体制 制度 产生基础 政府机构 社会意识 思想基础 卢梭 洛克 社会现象 1865 德 德 冯 史泰因 《行政学》一文中首次应用行政学。 威尔逊 《行政学研究》 1887 行政学产生的标志 行政研究的历史②确定行管领域的研究主题③研究方法强调了加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学的演变P26 a 开端于19世纪末,以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为开始 1887年 b 阶段:早期行政研究时期,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发展,可以称为重建或者革新行政研究时期 (一)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时间段: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到科学管理理论兴起之前。 2.威尔逊(P29): a 1887 《行政学之研究》,主张重新认识权力和授权,如果权力运用得当,那么集中的权力能够更好的为国民造福 b 为了效率,应适当牺牲民主 c 认为国家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 d 政府两个支柱,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