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霸州市做好“六功”打造坚强基层战斗堡垒.doc

发布:2018-05-17约2.6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霸州市做好“六功”打造坚强基层战斗堡垒 霸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做好落实、覆盖、选人、培训、保障、服务六样功夫,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目前,全市基层党组织937个,“五个好”乡镇党委达100%,“五个好”村党组织占63.2%。贾庄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宋庄村、下坊村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全省优秀村街党组织书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78%以上的村街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40%以上的村街集体积累超过100万元。 一、做好落实功,谁的“孩子”谁来抱 以健全党建责任制为统揽,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合力抓党建。市委做“表率”。研究制定《关于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的意见》,每位常委确定一个乡镇和村街作为联系点,经常性深入乡村调研指导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年终述职时,依据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奖惩。乡镇唱“主角”。坚持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和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党建专项述职,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细化职责,量化目标任务,实施全员抓党建。村街当“骨干”。每半年组织一次村街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村街“两委”干部列席旁听,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点评。修改完善了《霸州市村级党组织建设年度考核办法》,将村级党建工作划分为5大项、32个小项,并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了村级党组织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奖惩。 二、做好覆盖功,“犄角旮旯”不留空 以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制定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选好书记。拓宽选人渠道,通过内选、外聘等多种形式,从退休党务干部及熟悉党务工作的基层党员中选任党组织书记,确保党组织工作有序开展。跟踪管理。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党员流动情况报告制度及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台帐,实行滚动跟踪管理,对达到条件的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商会联建、挂靠托建等方式及时组建,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开展党建工作。目前,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143个,党员1538名。派出党建工作联络员或指导员577名。 三、做好选用功,不拘一格强班子 市委始终注重优化村街班子,配强核心层、选好关键人,优化设置。积极探索“以好带差、村企联建、区企联建”模式。按照“区企联建”新模式,以开发区为试点,把驻区企事业单位及非公经济组织纳入社区党建范畴,建立和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社区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已完成调整村街班子设置6个,建立帮扶对子26对。优化队伍。按照“想科学发展、会科学发展、能科学发展”的标准,重点从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中选拔人才,充实基层组织班子。优化机制。完善“三荐”(毛遂自荐、党员群众举荐、组织推荐)选人机制,走好“两推一选”程序。健全人才储备机制,建立农村特长人才库,动态管理,递进式培养,针对性调配。目前,全市储备村街后备干部167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35岁以下的分别占76%和78%;农村“两委”干部中经济型人才占90%;“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占91.4%。 四、做好培训功,党员素质大提升 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定单培训。对现任农村干部,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增强培训针对性。全覆盖培训。采取远程党校、党员电教、专业人才地头上课以及定期、岗前、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成全方位、立体教育网,实现地域、时间全覆盖。专题培训。带领农村党员干部分批次到先进地区学习调研。举办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远程教育培训。全市共设远程教育站点404个。组建由市委、乡镇党委、村街党组织三级远程教育骨干队伍,辅导党员干部学习。精心摄制《富民兴村谱新篇》和《春风拂来气象新》等5部电教片,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交流。截至目前,共组织集中学习60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2万多人。 五、做好保障功,约束激励有规范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基层党组织有序运转。规范“硬件”。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办法》,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建成议事决策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学习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同时,拨付专门资金,为各村街统一制作伟人像、标示牌、门牌、党旗。优化“软件”。完善“三会一课”、村级重大事项报告、村干部值班、坐班等制度,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六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对集体企业发达的村,倡导“企业改制,管理增效”;对集体实力较强的城郊村和城中村,倡导“兴办实体,以企兴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