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用药建议[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 江 省 蔬 菜 瓜 果 产 业 协 会
大棚草莓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2015-2016 年试行版)
前 言
本建议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草莓生产实际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需要,以试验、
调查、质量安全检测、风险评估等结果为依据而制定,作为草莓生产者自律和草莓质量安全监
管的参考。
本建议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建议由浙江省蔬菜瓜果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建议附录A、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
本建议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省农药管理检定所、建
德市农业局
本建议主要起草人:赵学平、吴声敢、杨桂玲、陆剑飞、童英富、苍涛、虞淼、徐明飞、
蔡铮、虞轶俊
大棚草莓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1 范围
本建议规定了大棚草莓有害生物防治原则、农药选用原则、农药使用和质量安全要求。
本建议适用于大棚草莓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NY 5105 无公害食品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3 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防控措施,必要时使
用化学防治。
——农业措施:应按照NY 5105 的要求生产,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壮苗、使用脱毒种苗、
加强栽培管理、实行水旱轮作、清洁田园、平衡施肥等;发现病株、叶、果,及时清
除烧毁或深埋;及时通风降湿、改善草莓生态环境。
——物理和生物措施:可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防治蛾类等成虫,人工捕杀夜蛾幼虫、
卵块和虫茧;采用黄板、银灰双色膜、防虫网等措施防治蚜虫;7月~8月利用太阳热
能进行土壤消毒。
——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重点做好苗期、花前病虫预防;在病虫发生且达到防治指
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4 农药选用原则
4.1 按照“生产必须、防治有效、安全为先、风险最小”的原则,选择可使用农药。
4.2 优先选用草莓上已登记,或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或在同类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
4.3 通过生产调查、田间试验、残留检测、风险评估等程序,筛选出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
4.4 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
5 农药使用
5.1 根据主要病虫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
期,提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主要病虫的用药建议见附录A 。
5.2 不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B。
5.3 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C 。
6 质量安全要求
上市前,应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应符合GB 2763 等有关规定。
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大棚草莓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防治 每生长季节最 安全间隔
序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