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的设计.doc

发布:2018-10-19约6.0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年级:七年级上册 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球仪 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三中学 教师姓名:孟秀娟 一、所需课时:1课时 二、课标要求:要求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所在半球位置,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 三、课标分析: 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只有研究地球,了解地球,地球才能为我们更好地服务,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本节课的课标就是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为生活服务。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就能学以致用,而不是空谈理论。 四、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重点。在整个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开山鼻祖”的作用,是解决许多初中地理问题的工具,是初中地理学习的主线。前面学习了经纬线、经纬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本节课要求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学习经纬度的实践应用。本课时教材有两幅地图。一幅是半圆形的经线和圆形的纬线垂直相交的立体经纬网地图。图上标有每隔20° 的经纬线。学生可以从图上轻松地找出几条主要的经纬线,如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南北极点。一幅是直线形状的经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的经纬网平面图。图上表明了台风“梅花”的位置示意图,以此为例教学生认识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网位置。本例让学生明白经纬网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它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大自然,战胜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各种困难。让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明白学习本节知识的重要性。本教材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所给的地理图片、小问题、活动,形成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教师以培养学生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力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他们是首次接触专业地理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地理术语如经纬度,经纬线等,都是第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课本上,而且思维由小学阶段的平面过渡到中学的立体空间,因此理解有一定障碍。加上知识点较零碎,刚学过转眼又忘了,不好记忆,也造成了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简明扼要的结论很有必要。 五、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立体和平面的各种地理图表,分析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并说出所在半球;能根据给定的经纬度,找出其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2、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知识对书中图1.12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做出正确分析和归纳,从中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使学生明白了解、研究地球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研究,更加科学地认识地球,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根据立体和平面的各种地理图表,分析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并说出所在半球;能根据给定的经纬度,找出其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由于本节课进一步强化的知识点较多,因此如何利用课本中的地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化零为整,巧记巧学,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本节课利用讲述、探究、合作、讨论、比赛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提高学生识图读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四字归纳“横纬竖经” 2、经度和纬度 3、地球上的重要纬线及其纬度: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 北极点; 4、地球上的重要经线经:本初子午线 5、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共同背诵上节课的地球仪歌诀: 地球仪歌诀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设计思路:学好上节课的这部分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由于概念多,较零碎,学生虽然理解较简单,但离开书本后容易忘记。解决问题时还要不断翻开书本复视前面的内容,因此上节课老师将庞杂的内容整理成歌谣,要求学生背诵。这样,学生牢记在心,能把所学知识变成不离心的工具,新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导入 (图1)200910月19日15时50分,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所属的中国籍散货轮“德新海”轮(总吨4089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