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解决问题及其教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程理念下的解决问题及其教学
王永春
一、解决问题的概念
从广义角度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
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
从侠义角度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和价值
1.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
(1)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
(2)信息化、数字化、市场经济等时代的要求。
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伴随着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但是从20世纪中叶
以来信息技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学及其应用得到了极大发展,渗透到了各个科学领域。学生必须学会数学及其应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解决问题的价值。
(1)培养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创新精神。
(3)巩固数学知识技能和掌握思想方法。
三、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解决问题和应用题的比较
1.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概念的区别。
应用题的概念: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叫做应用题。
2.解决问题与应用题的内容和结构的异同。
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领域,而是在教学目标中把解决问题独立提出来,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实验教科书不应该把解决问题独立编排成单元,而应该在各种知识的应用上进行研究。
在通用教科书中,应用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编排的。因此,本文把解决问题再单独进行比较,主要是通过比较,探索实验教科书在解决问题方面如何能够设计得更理想,更有利于教学。课程标准要求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从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直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89年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四大目标之一就是解决问题,并有很详细的阐述。2001的美国数学课程标准仍然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标准之一,这说明解决问题非常重要,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用教科书的应用题和实验教科书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和结构如下表。
册数 通用教科书 实验教科书 一 图画应用题(带大括号),
表格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求和、求剩余)。 情境图(带大括号)的一步加减法问题,结合10以内加减法。
情境图、文字结合的一步加法问题(运动会)。结合20以内进位加法。 二 加、减法一步应用题(求和、求另一个加数,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情境图、文字结合的一步减法问题(庙会,求剩余、求另一个加数)。结合20以内退位减法。
情境图、文字结合的一步加减法问题(游戏,求和、求另一个加数)。提问题。结合20以内退位减法。
图文结合的一步加减法问题。突破传统提问形式:够不够?还差多少?再攒多少钱?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结合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乘、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一步问题(卫生评比)。结合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连加和连减、加减的两步问题(运西瓜),结合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一步计算的问题。结合表内乘法。 四 简单的四则两步应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一步应用题。 简单的加减乘两步问题(小括号)。
除法一步计算的问题。结合表内除法。
乘除两步问题(游乐场活动)。
五 两步应用题(包括有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六 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步应用题(连乘、连除,归一、归总)。 连乘、连除两步问题。
乘加三步问题。
四则两步问题。 七 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多位数乘除法。
练习中有简单的归一归总两步问题。 八 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的问题。
结合四则混合运算。 九 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决问题。 十 十一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比的应用。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息的计算)。
百分数应用题。 分数四则问题。比的应用。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息、纳税、折扣的计算)。
与分数有类似数量关系的百分数问题。 十二 比例尺,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基本的应用题。 比例尺,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会利用比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