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学-知识要点.doc

发布:2018-08-28约8.0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l 识记: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l 识记: 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6、注意不是独立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 7、注意时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1、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2、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识记就是信息的加工;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回忆就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 3、记忆的种类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8、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中可看出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9、回忆它有两种水平:再认和回忆。 第三节 想象的概述 2、 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可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是理想,消极的幻想是空想。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3、思维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儿童概念掌握的形式有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两种。 4、创造性思维 (2)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发散性。 1、思维的过程: (1)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分析和综合。 (2)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 2、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情感的概述 2、情感和认识过程的联系: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认识过程。 3、 情感的外部表现叫表情。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4、 情感的功能: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情感 (3)对恐怖症儿童的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采用让人的肌肉放松的方法来逐步与紧张对抗,最终以松弛压倒紧张恐怖。其治疗包括:A、肌肉放松训练;B、建立恐怖等级;C、实际治疗。 第三节 意志的概述 2、意志的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与认识的关系:意志的产生以认识过程为基础。意志又对认识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或阻力;意志对情感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5、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意志努力。 6、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第一节 品德的概述 2、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3、品德的形成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