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雷电对地放电过程分为几个阶段?P38
答:1、先导放电:放电不连续,放电分级先导,发生在云层下方,雷电流很小,时间较长,0.005~0.01s,
2、主放电:云层和地之间完全击穿,雷电流极大,时间极短,50~100,电荷高速运动。
3、余辉放电:云中的剩余电荷继续放电,雷电流较大(100—1000A),电流持续时间较长,约0.03~0.05s。
什么是雷电参数?P242
答:1、雷电流幅值 р ; 当hx h 时,Rx 1.5h-2hx р;
h:避雷针的高度;hx:被保护物体的高度;当h 30m时р 1,当30 h 120m时p 两根等高避雷针
两针外侧与单针保护范围相同,两针间可以通过两针顶点及保护范围上部边缘的最低点o的圆弧来确定。o点的高度ho h- D:两针间距
两根不等高避雷针
避雷线的作用是什么?其保护范围如何确定?P246
答:避雷线的作用是防直击雷。避雷线用于输电线路和水电站的保护
保护角:避雷线和边相导线的连线与避雷线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各种避雷器的结构特点,适合于哪些场合?P254
答:避雷器的类型有主要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几种。
保护间隙:由两个间隙组成(主间隙、辅助间隙),熄弧能力差,会引起断路器跳闸。
可将保护间隙配合自动重合闸使用。
管型避雷器:实质上是一种具有较高熄弧能力的保护间隙,伏秒特性较陡且放电分散性较大,而一般的变压器和绝缘的冲击放电伏秒特性较平,二者不能很好的配合;管型避雷器动作后工作母线直接接地形成截波,对变压器纵绝缘不利。(保护间隙有同样的缺点)
目前只用于线路保护
阀型避雷器:基本元件为间隙和非线性电阻
阀型避雷器分为普通型和磁吹型
普通型:分为FS 和FZ
磁吹型:FCZ和FCD
氧化锌避雷器:核心元件是ZnO阀片,具有理想的非线性伏安特性
优点:可以做成无间隙;保护性优越;无续流;通流变量大;体积小重量轻
接地的种类有哪些?P261
答: 1 防雷接地:防雷设备的一部分,将雷电引入大地。 2 工作接地:保证系统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3 保护接地:防止设备外壳漏电而导致人触电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是什么?P265
答:1、加大接地物体的尺寸 2、利用自然接地体 3、引外接地 4、换土 5、采用降阻剂
线路防雷的四道防线是什么?P268
答: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线路 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线路 输电线路发生闪络;线路 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线路 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 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采取的措施是沿线路装设避雷线。
2.防闪络,就是使线路 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线路绝缘、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等。
3.防建弧,就是使线路 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采取的措施是系统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线路上安装管形避雷器等。
4.防停电,就是使线路 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采取的措施是装设自动重合闸、双回路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等。
工程上提高耐雷水平手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P272
答: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提高耦合系数K。
各级电压的防雷措施是什么?P277
答:我国规程规定:330KV以上应全线架设双避雷线,220KV应全线架设避雷线,110KV线路一般应全线装设避雷线,但在少雷区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保护角一般是20~30度,对330KV及220KV双避雷线线路,一般采用20度左右。
发电厂、变电所雷害来自哪些方面?P280
答:1、雷击于发电厂、变电所。 2、雷击线路,沿线路向发电厂,变电所入侵的雷电波。
发电厂、变电所防直击雷的原则是什么?P281
答:是否会发生反击的原则。
为了防止雷直击发电厂、变电所,可以装设避雷针,应时所有设备都处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还应采取措施,防止雷击避雷针时的反击事故。
110KV及以上的变电所,可以将避雷针架设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此类电压等级的绝缘水平较高,雷击避雷针时在配电构架上出现高电位不会造成反击事故),装设避雷针的配电构架应装辅助接地设备此接地装置与变电所接地网的连接点离主变压器接地装置与变压器的接地网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
对于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引起绝缘水平较低,故不允许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构架上,以免发生反击事故,需要架设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
发电厂房一般不装设避雷针,以免发生反击事故和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
发电厂、变电所防止反击的措施是什么?P287
答:为了防止避雷针与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