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度精品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公 共 关 系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韩国廷
所属系(部) 人文部
推荐系(部) (章)
申报日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制
二○○七年十月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韩国廷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8 最终学历 本科 专业技
术职务 副教授 电 话 6863900 学 位 学士 职业资
格证书 E-mail Hgt248@ 所在系(部) 人文部 教学与技术专长 中文、公共关系学、品牌 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91年7月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先后承担过《语文》《应用文写作》《经济管理》《公共关系》《品牌文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参加编写了《公共关系》《公关与礼仪》等教材,对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熟悉,加之多年从事教学和行政管理的经历,对该课程的实践技能要求也比较了解。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讲授的主要课程
(1)《公共关系学》文秘专业学生专业课,4学时/周(98、99届共85人),监测、机电、造价等专业选修课;2学时/周(2004、2005、2006、2007届共800多人)
(2)《沟通技巧》,数控专业选修课,2学时/周,(2006、2007届120人)
(3)《品牌文化》2学时/周,化工、监测专业选修课(2006、2007届210人)
(4)《现代企业管理》数控专业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2005、2006级70多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实习90天(文秘98、99、中师96、97)
(2)毕业论文指导(文秘98、99、中师96、97共计25人)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名称为:《理工科类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2006年1月)
4.论文发表
1.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实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5月(中文核心)
2.散文教学与美育的实施,《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9月
3.论情感教学,《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2月(中文核心)
5.获奖情况
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1-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公开发表论文
(1)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独立作者2000年5月(中文核心)
(2)散文教学与美育的实施,《吉林化工学院学报》独立作者2002年9月
(3)论情感教学,《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2月独立作者(中文核心)
2.教材编写
(1)《公关与礼仪》 中国煤炭出版社 主 编
(2)《公共关系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3)《情境应用文写作》中国煤炭出版社 副主编
(4)《语文》中国煤炭出版社 参 编
3.表彰情况
(1)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2)参与辽宁省教育厅教研课题《高校权力制约和监督》获三等奖;
(3)本人人撰写的《高校权力制约与监督研究》被评为200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4)本人人撰写的《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被评为200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
课程负责人:参与本门课程设计的本校专任教师中的主要主持人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陈德富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11.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
术职务 副教授 电 话 8737936 学 位 汉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