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ppt

发布:2017-10-04约3.09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卷检查提问 1.读字音: A.发卡 虔诚 月晕 怏怏不乐 B. 纤绳?   匕首   绣衾?   窸窸窣窣?   C.绮丽  谂知   窈窕   遒劲有力   D.罗敷??? 否泰?   巢穴?   壮志未遂 ?? ;2.辨词义: 斩获——收获 力挽狂澜——扬眉吐气 3.析语病: (1)兰考县在经历了民间孤儿院火灾事故之后,民政局的职能受到人们的普遍追问,袁厉害也再次成为新闻界热议人物。 (2)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的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x6行的方阵队形,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要保证参加。 (3)放只杯子在上面就会胶着在地上,这是因为水浅而舟大的缘故。;4.辨标点: (1)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2)国际社会非常关注1月30日的大选将怎样进行? (3)到了大学毕业,他这样的发明已经有20多件,其中《高效率扳手》《易拆卸订书钉》等发明几乎同时获得国家专利。 (4)我最喜欢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了。;5.听写字形: 风(mí) 描(mó) 始作(yǒng)者 见风(shǐ)舵 (hé)盘托出 装(huáng) 随声附(hè) (xùn)私 不(jìng)而走 (chóng)山峻岭? 6.填补名句默写易错字: 怅()() 人间正道是( )桑 ()芙蓉以为() 蒲苇()如丝 ()是离人泪;二卷讲评;13.翻译句子 (1)复—— 被—— 创—— (2)焉—— 胶—— 也—— ;(3)小年、大年—— 及—— 然—— 奚以—— 区别: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4. (1)注意审题,问的是哪些“物象”? 何为物像?何为意象?何为意境? (2)找准“闲”字。判断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可以结合题目综合判断。 炼字题的答题思路: 这个题的完整答案应该是? ;14. (1)注意审题,问的是哪些“物象”? 何为物像?何为意象?何为意境? (2)找准“闲”字。判断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可以结合题目综合判断。 炼字题的答题思路: 这个题的完整答案应该是? ;16题典型错误;16题典型错误;长句变短句的方法是? ;17题典型错误;18. 考查角度:概括故事情节 +总结人物形象 问题一:概括故事情节能力有待提高,抓不出重点。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问题二: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写自己成长成才的故事,表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答出“教子有方”(对孩子宽严有度)是必不可少的。 (人物形象概括的模式?) ;19. 考查角度: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情感 问题一:答题思路不清,未能分条作答,原因与情感各两条。 问题二:表述不规范,例如,将“正直”“诚信”“善良”等表现人物品格的词语当做了人物感情来回答。 你认为准确的答案是?;20 错误答案示例: 反对 支持、吸引 提醒、矛盾 (0分) 问题:审题不清,题目中要求从三、四段中找出关键词(原文中的词语)。 ;21 问题:答题思路不清晰。 一、未能对原文内容进行分部分总结。 (听书+说书) 二、未能对自己的答案做出条理的归类。 答题思路: 结合文本3、4段,可以看出莫言讲故事能力的形成,一是得益于听书,即积累内化的过程;二是得益于说书,即输出创新的过程。 ;作文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的记者多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被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淡定地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要求:自选立意角度,符合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你是怎样审题的? ;最佳立意: 莫言角度——1、面对名与利的诱惑,淡定从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沉稳、低调做人) 2、远离喧嚣,回归宁静。(宁静以致远、守住内心的宁静、坚守本真) 众人角度——3、不要盲目跟风,不要随波逐流。 两者比较的角度——4、成功靠的不是虚无的炒作,而是踏踏实实的努力。(拒绝浮夸) 问题立意: 追星、莫言经历、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存在的其它问题: 1、论点模棱两可、不鲜明(开头要有明确的观点,最好简引材料) 2、论据论证: 只有论据无分析论证(堆砌材料) 材料不能当论据用 论据与论点脱节、论据不准确(孟子的《逍遥游》) 烂俗老套(庄子、屈原、陶渊明) 正面人物当反例,反面人物当正例(大批屈原、毛泽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