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蕨麻中多糖含量测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同地区蕨麻中多糖含量测定摘要: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青海不同地区蕨麻1号与野生蕨麻中多糖含量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显示,青海蕨麻1号中多糖含量高于野生蕨麻,在南山栽培的蕨麻多糖含量最高,五峰的蕨麻多糖含量最低。通过对不同地区蕨麻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不仅可以对蕨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找到优质的蕨麻品种。
关键词:蕨麻;多糖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361—03
蕨麻是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的原变种,属蔷薇科(Rosacrae)委陵菜属(Potentilla),为多年生草本,是一种典型的匍匐茎克隆植物[1]。蕨麻分布极广,常生长于河岸、路边、山坡草地,海拔500~4 300 m处。在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块根膨大[2]。蕨麻可入药,亦可用作保健食品。其性平味甘,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益气补血、收敛止血之功效[3]。孙洁等[4]用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蕨麻中多糖的含量为13.87 mg/g。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多种功能[5—8]。本研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蕨麻多糖含量[9],通过蕨麻多糖含量的测定,研究分析青海不同地区蕨麻1号与野生蕨麻中多糖含量是否存在差异。通过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环境因素对蕨麻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找到优质的蕨麻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集日月乡、边滩、五峰、南山等4个不同地区人工栽培的青海蕨麻1号与野生型蕨麻(对照品),将采集到的蕨麻洗干净,烘干,打成粉末备用。
1.2 试剂
石油醚、浓硫酸、氯仿、95%乙醇、丙酮、乙醚,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东南设备有限公司);索氏提取器(北京卓川有限公司);回流提取装置(自制);超声振荡仪(广州超声振荡仪厂)。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经105 ℃下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标准品10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1.5 苯酚溶液的配制
取苯酚100 g,加铝片0.1 g和碳酸氢钠0.05 g,常压蒸馏,收集178 ℃馏分。精密称取该馏分15 g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后过滤至棕色试剂瓶中,置冰箱备用。
1.6 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蕨麻粗粉0.1 g,加入100 mL 80%乙醇,80 ℃回流提取1 h,热过滤,药渣用80%热乙醇洗涤(10 mL×3)后,挥干溶剂。药渣连同滤纸置烧瓶中,加蒸馏水100 mL沸水温浸提取1 h,趁热过滤,药渣用热水洗涤(10 mL×4),合并滤液于250 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蕨麻多糖的提取与精制
称取已干燥的蕨麻粗粉20 g,用滤纸包好后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150 mL石油醚(沸程为60~90 ℃)在85 ℃的水浴中回流提取1 h,待药粉中的溶剂挥干后置于回流提取装置中,加入80%乙醇85 ℃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过滤,取出药渣,挥干溶剂。将药渣加水后水浴温浸(50 ℃左右)提取2次,每次1 h,用滤纸过滤,合并上清液约200 mL左右。上清液用正丁醇—氯仿轻摇萃取3次,静置,分出氯仿层,除去蛋白质。水液中再加入活性炭,回流1 h。待冷却后用八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即可看到有少量的悬浮物,放置冰箱中过夜。滤出沉淀,依次用95%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反复冲洗2次,60 ℃烘干至恒重,计算得率。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1、0.2、0.4、0.6、0.8、1.0、1.2、1.4、1.6 mL标准溶液分别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吸取2.0 mL于10 mL带塞试管中,另取2.0 mL蒸馏水作空白对照。各管再加入1.0 mL苯酚溶液,混匀,迅速加入浓硫酸5.0 mL,摇匀后放置5 min,再置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取出冷却后于49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见表1。经过计算得回归方程y=0.330 2x—0.005 3(R2= 0.999 7)。
2.3 换算因素的测定
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蕨麻多糖17.5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此液5.0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贮备液。吸取贮备液2.0 mL,同标准曲线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从而求出多糖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按公式f=w/(C·D)计算得换算因素f值,结果见表2。
式中,w为多糖的重量(mg);C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