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二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支教
大学生实践学习报告(论文)
题 目
学 院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梁新新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9161003
甘肃农业大学
2011年9月1日 : : : : :
暑期“三下乡”赴渝中县方家沟小学义务支教
社会实践报告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7月16日我们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爱同行”团队奔赴兰州市榆中县方家沟小学进行为期十天的暑期义务支教活动。7月流火酷热难耐,这个暑假因为有了社会实践不再寻常,不是在家吃喝玩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真正去体验生活,实践自我价值。
我们的队伍是6月底召集,12名队员是经过筛选剩下来的。大家对于此次义务支教都充满了无比的热情,16号中午当我们到达方家沟小学的时候还是对我们住宿的环境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学校比较小,没有多余的房间空出作为我们的宿舍,校长决定把六年级教室作为男生宿舍,至于床,就拿一年级学生的课桌拼在一起。女生就住在会议室,也没有床,同样是会议室的桌子拼凑起来的。对此,我们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之前辅导员就说过,我们是来受苦体验生活的,不是来享福的,我们没有一点怨言,倒多添了一些新奇感。解决了住宿的问题,对于吃饭的问题,我们12个人分为3组,每组4人轮流做一天的饭,吃了近十天的方便面、茄子、空心菜,至于肉,确实很少会闻到它的香味儿,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但是,最后我们还是熬过来了。
支教生活从第一天中午到方家沟小学开始,我们就和校长打上了
交道。他的淳朴、热情使我们很快融入到了这个集体,虽然语言有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我们的心是彼此相通的,那就是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多,更广的了解。虽然时间有限,但是我们会尽我们那一份微薄的力去讲给他们我们所知道的。
简单安排后便分配了班主任,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上午的最后一节安排班主任和班级同学相互认识,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群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还有孩子们那份质朴与纯真。看着这样一群孩子,我们怎能不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打开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暑假作业辅导等,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学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外面的世界不是伊甸园,但也绝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希望学生能更加自信,从厌恶学习到喜爱学习。
第一次被人称呼为老师,总觉得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个人都认真地备课,讲课也是投入最大的热情,嗓子喊哑了,就喝口水润润,接着讲,满脸满身的粉笔灰也都顾不上擦一下。我们努力地给孩子们讲着知识,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把娱乐带到了课堂内外??真希望能把我们知道的所有东西都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精彩。
在支教期间,我们除了每天有课的老师去上课外,没课的老师也会去旁听并做好听课记录或者积极备课。每个班的班主任还要每天都到班点名,这样学生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及时向老师反应,老师也可以
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对授课老师的意见及建议等。此外我们实行每天一会制,这些都是我们的队长张正东提出来的,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每天上完课,经过午休大家就集中在一起,在“宿舍”开个简短的会议,谈谈今天上课的感想,自己觉得有那些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去听课的老师也发表自己的见解,觉得授课老师哪里做的比较好,哪个地方做的不好,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都可以提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地进步,做到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对于第二天上课也很有帮助。
到了第八天我们对距离比较近的学生进行了家访,虽然天气酷热但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走了近半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了目的地,走访了部分学生的家庭。他们大多父母都出去打工,家里只有自己的奶奶爷爷,很多同学的生活条件非常拮据,但是屋子收拾的却非常的干净。我们对学生的家长也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和医疗保险等国家农村政策的普及程度以及对于家里孩子教育的态度和积极程度。经过家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同学们的生活以及学习状况还有我国新农村建设情况。家访进行的有条不紊,结果也十分令人满意,初步达到了我们实践的要求。
近十天的支教活动对于求学路上的孩子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对于孩子成绩的提高是微不足道的,对农村的教育更是如九牛一毛,但是我们相信经过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他们明白了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在将来的路上走的更好。希望我们这次的支教活动能给那些孩子的理想插上翅膀,愿他们能凭借自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