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探讨.pdf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第1页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我省是煤炭大省,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在煤炭开采的同
时相应给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使煤炭开采尽
量减少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及破坏,缓解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的矛盾,这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紧迫课题。
1、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煤炭地层是由沙岩、页岩、灰岩、煤组成的互层地层,煤层属相
对隔水层。地下水附存于煤层间,水量相对稳定,水质符合饮用水水
质标准。采煤过程一般由浅到深,逐步开采,先开采上层组煤,后开
采下层组煤。由于地下水附存于煤层间,煤炭开采的同时,需要疏干
地下水,客观上也是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因此,煤炭开采与开采地
下水是同时进行的。
1.1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煤炭埋藏地下,煤炭开采首先造成对地下水的影响。采煤初期,
由于煤层较浅,规模较小,矿坑涌水主要来自煤系地层本身,因而涌
水量较小,且涌水量比较集中,水质较好。采煤到了中期,随着煤产
量的不断增加,采空间逐渐扩大,加之由于煤炭开采过程中回采放顶、
放炮震动,造成了煤层顶板破碎,甚至塌陷。由于采空区上层区域性
1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第1页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第2页
构造断裂相互沟通,造成相应煤层以上含水层相互渗透,加之地下水
及坡面径流、河道中的地表水沿塌陷区及次生构造下渗补给,因而使
矿坑涌水量越来越大,并且水质迅速恶化。与此相应,上层区域性含
水层地下水储量不断疏干渗漏,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扩大,造成地下
水的补排条件逐步被破坏。这一时期,矿坑涌水量主要来源于含水层
中的疏干水量和地表水的补给的增大。当采空区达到一定规模时,地
下水降落漏斗具有了很大的渗透能力。同时,采煤地层中造成的裂缝
也不断发展延伸,有的延伸到地表,与地表地面裂缝相互串通,地表
水经裂缝下渗到地下,形成矿坑水。我省许多煤矿都分布在河道沿岸,
造成许多水井干枯,泉溪断流。因此,煤炭开采是影响开采区域水资
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1.2煤炭开采对地表水的影响
煤炭开采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地表基流上,煤系地层(砂
页岩)区内的天然基流主要来源于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并沿地层裂隙
层理就近排泄至河道,并且是沿程增加趋势。采煤后,矿坑附近的基
岩裂隙水不再排向河道,而排向矿坑,减少了河道基流来源。随着采
空区的加大,裂缝也随之加大加深,致使地下水垂直排向矿坑,加速
了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导致地表基流大幅度的减少。大量资料证
明,在煤炭开采严重地区,河道基本断流。由于矿坑排水重新排放到
2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第2页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第3页
河道,部分河道表面看水量似乎不减,但实际上都是矿坑废水,天然
基流基本很少。例如在大同十里河、口泉河,怀仁小峪河,塑州七里
河,阳泉桃河,孝义兑镇河,左权清漳河,晋城长河等地均有此类现
象。这些说明,煤炭开采是地表水减少的主要原因。
1.3煤炭开采对水质的影响
煤炭开采改变了地下水的客观循环规律,使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变
成了矿坑水,经过采煤工作面的污染变成了矿坑废水。煤炭开采对水
质的影响,主要是受了有机物的污染。水化学类型一般为重碳酸钙水、
硫酸、重碳酸钙镁水及硫酸钙镁水,硬度普通较大。矿坑水排入河道
后,由于河道基流量小,自净能力差,致使河道水质快速恶化。如大
同市矿坑排水口主要分布在口泉河和十里河沿岸,当上游煤矿的矿坑
水排入河道后,又通过采煤形成的裂缝渗入到下游矿井,形成了下游
河道出口水质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人畜吃水的安全和农作物及林
草植被的生长。
2、应采取的对策
2.1坚持依法办矿,科学开采的原则
各级地方政府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矿产资源法》、《水法》、
《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煤炭开采的同时,必须考虑对水资源
的影响。发改委、煤炭、建设部门在编制审批项目可行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