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原清水河产业园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发布:2017-01-29约2.76万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756003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型 及代码 占地面积 382000m2(约572.97亩) 绿化面积 1m2 总投资 (万元) 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20年10月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一、项目背景 固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宁南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十二五”以来,固原市在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经济社会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市经济持续发展较快,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随着大县城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固原市作为宁南中心城市,被赋予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同样肩负了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老城区是固原市个性和气质的缩影,规划和建设好本片区,是提升整个固原的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带动老城区的经济发展。固原市清水河产业园片区片区位于固原市老城区,基础设施条件,房屋结构及土地综合利用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足。现状居住建筑除个别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外,其它片区建筑类型均为一层平房为主,部分居民自建二层的砖木和砖混结构房屋,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建筑质量较差,无排水、供热设施,尤其是居民乱搭乱建情况严重,地块建筑密度大,消防通道狭窄车辆无法通行,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房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缺乏,居住环境差,不符合固原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住房条件的要求,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固原市清水河产业园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城中村、城市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缩小不同群体之间住房等生活水平差距,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实现城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科学客观的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固原市原州区交通乡镇建设局(以下简称“建设单位”)于2016年9月日委托江苏绿源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固原市清水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对该项目可研及有关资料研读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固原市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同时,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扩内需、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近几年国家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很多是城市棚户区改造。一些地方完成棚改后,各方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宜居之地和投资热土,新的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随之而来、随之而兴,就业、收入、消费都持续增加。实践证明,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居民的生活,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需求,带来一举多得的效应。 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棚户区改造建设相关办法,大力加快棚户区改造进度,服务低收入居民,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新中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好政策,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对国有工矿企业和城市棚户区的改造的各项政策的结果,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福利工程。 安置房建设是解决被拆迁群众居住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住房问题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拆迁安置保障住房,满足被拆迁人的住房需求,既关系到千家万户拆迁居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拆迁安置房,让符合条件的被拆迁人住的上经济、实用的住房,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的实施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固原市一要稳速提质推进城镇化,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