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制度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制度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民事公益诉讼,它是指当环境污染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或存在环境风险时,具有环境监督权力的公民、组织或者检察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一种诉讼,目的是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监管手段,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的发挥也越来越重要,能够起到监管、保护环境和推动环保法律的完善落实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构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效制度,对于促进我国环保法治化建设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
1.研究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分析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意义和价值。
2.分析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和问题。主要包括: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和权利义务、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标准和适用范围、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不够规范等问题。
3.探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分析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监管机构的关系。
4.构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包括立案标准、程序规则、证据规则、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构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效制度,对于促进我国环保法治化建设、保护环境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从理论上分析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点和制度安排,对于推动相关研究和学术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