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工程-横断面设计详解.ppt

发布:2016-03-11约8.84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横断面设计 第1节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第3节 行车道宽度 第4节 路拱及超高 3. 《规范》推荐公式: 第5节 视距的保障 第6节 横断面设计方法 (二)路基横断面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资料 (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 二、 横断面图 第7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横断面- 小结 1、公路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2、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带 的概念。 3、行车道宽度。 4、路拱及超高。 5、视距的保障 。 6、横断面设计方法: 1 )横断面设计内容; 2 )路基横断面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资料; 3)横断面图绘制方法。 7、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过渡形式: ①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②?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③?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⑵?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适用: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的(=4.5m) 情况;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中间带宽度的都可以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⑴绕边线旋转 4. 超高缓和段长度 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按右式计算: ⑵绕中线旋转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 (m); β——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β=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β=B/2:绕路中线旋转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Δi = ic: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Δi = ic+ig: 绕路中线旋转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5.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平曲线上设置超高以后,道路中线和内、外侧边线与原中线上的设计标高之高差h应予以计算,计算公式可见相关参考书(列于表5-10和表5-11),可参看5-20和图5-21. 一. 视距曲线 1.视距曲线:汽车行驶轨迹线上的不同位置引出的一系列视线,它们的弧长都等于S视距,与这些视线相切的曲线称为视距曲线。 2.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汽车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 3.行车轨迹线的位置:距离路面内边缘(为加宽前1.5m),视线高1.2m, 二. 横净距的计算 1.?不设回旋曲线的横净距计算 ⑴.LS 如图:5-24 ⑵LS 如图5-25 ⑴.圆曲线长度大于视距。即LyS 2.设回旋曲线的横净距计算 ⑵.LSLy如图5-26 -----缓和曲线段上视点轨迹线长度 -----缓和曲线起点到视距线起点M(N)的距离 -----平曲线全长范围内的视点轨迹线长度。 ⑶LS如图5-27 (一)公路横断面设计内容 一、公路横断面设计 1.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 2.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 3.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 4.边坡坡度确定;路堤及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边坡 5.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平曲线资料:半径、缓和曲线、偏角、曲线位置(交点桩号)等; 2.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 3.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分别确定左右侧宽度); 4.各中桩的超高值; 5.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式(典型横断面 ); 6.路基边坡坡度值; 7.边沟、截水沟的形式及尺寸; 8.弯道上视距的是否得到保证(视距台设计)。 1.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 地面线是在现场测绘的,若是纸上定线,可从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内插获得。 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1:200(或1:100等)。 K5+300.00 右:3.7, -.17, 12.7, -1.07, 25, -2.31 左:6.4, 0.82, 8.7, 1.3, 13.58,1.79, 25, 2.87 2.绘出设计线:“戴帽子” K5+300.00 T=2.52 1、公路横断面设计方法 1. 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 2. 从路基设计表中抄入路基中心填挖高度等数据 3.??绘出路幅宽度,边坡线。在需要支档和防护的地方绘出结构物的示意图。 4. 绘出边沟,截水沟等地位置,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一般要用1:100或1:200 地形图。 在图上应绘制出红线宽度、行车道、绿带、人行道、照明、地下管线等的位置。 一. 横断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