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3.2m一段煤气发生炉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实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气发生炉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PAGE 2
PAGE 3
φ3.2m一段煤气发生炉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φ3.2m一段煤气发生炉技术资料
目录
点火前的准备工作-—————————02页
φ3.2热煤气发生炉工艺技术参数———02页
三、发生炉的操作规程——————————03页
四、净化设备的操作规程—————————09页
五、司炉工安全操作注意事项———————09页
六、炉顶司炉工岗位责任制————————10页
七、炉底司炉工岗位责任制————————10页
八、易损件、标准件一览表————————11页
九、煤气站生产运行记录表————————12页
十、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13页
点火前的准备工作(一台炉)
发生炉冷调试运转结束后点火前需准备好以下工作及工具:
探火中钎2根,φ18的圆钢,净使用长度4400(至炉箅中心4000)mm。
煤位钎(探空层钎)1根,φ10圆钢,长度2500mm,顶部焊接M12螺母,从顶部开始每隔100mm焊接一个节点。
打渣钎2根:φ20六棱钢,长4400mm。
拨煤钎1根,用φ25钢管制作,一头焊把手一头砸扁,长3000mm。
8磅打渣锤一把。
石棉手套每班2付或石棉布若干。
手电筒每班1只。
筛孔15mm靠筛1付。
10、YC-N46液压油400L,机油3L。
11、水封除灰勺2把,或用钢板制作扒锄。
12、接灰车2辆、推煤车2辆。
13、灭火器材。
14、灰渣18m3,要求粒度20-70mm,含炭量小于10%。直径30-70mm,长度600mm左右木柴 4m3,点火用火把5支,废机油10L,棉丝若干。
15、必要的化验设备。
16、操作人员的培训。
17、记录表格的准备。
18、堵人孔的耐火砖、耐火土、石墨盘根(石棉垫)、螺栓、盲板。
19、煤气炉水夹套用软水系统,没有软水系统应采取添加软化剂等软化措施。
φ3.2热煤气发生炉工艺技术参数
煤质的要求:
弱粘结性烟煤、无烟煤或焦炭。
粒度的要求:烟 煤:25-50mm
无烟煤:30-50mm
型 煤:30-50mm
灰熔点:ST≥1250℃
自由膨胀序数:≤2
灰分:A<15%
发热量:烟煤>23MJ/kg 无烟煤>25MJ/kg
炉内各层次的控制:
灰层:200mm-400mm
火层:100mm-300mm
空层:1300mm-1800mm
饱和温度:50℃—65℃
探火时间:1—2分钟
鼓风压力:不高于5000Pa
煤气出口压力:<2000Pa
煤气出口温度;350℃-500℃。
发生炉的操作规程
发生炉点火
1. 新建煤气站开工前,应检查从备煤至供气的整个系统各设备管道、阀门、储罐、仪表、电气等全部设施均处于完好状况,原料煤、辅助材料、水、汽、电等供应有可靠保证。操作和处理事故用的一切辅助工具、化验设备、记录表格齐全。
2. 点火工作必须在专人指挥下进行。点火前首先应装渣,将含碳量低于10%粒度在20~70mm的炉渣由加煤机装入,炉渣截面耙平,高于风帽顶200 mm。
3. 在炉渣上架片柴约200~400mm,大块在下,小块在上,人孔处木柴应较厚。准备好点火用的旧油布、废机油及火把等。
4. 将各处水封加满水至少许溢流(包括炉底进风箱水封、钟罩阀水封、隔断水封、旋风除尘器灰槽水封、沉降室落灰槽水封)。灰盘加水水面距上边100mm。将煤气炉水夹套及蒸汽集汽包内加水至规定水位,1/3-1/2处。
5. 让钟罩阀钟罩处在放散位置,打开自然吸风阀,关闭探火用蒸汽总阀。
6. 点燃火把后,从人孔处点燃木材,由内向外点燃,待燃烧均匀,将人孔用耐火砖和耐火泥盲板封死,启动鼓风机,关闭自然吸风阀,调整风量阀门开度,使炉底压力保持在20mm水柱左右。注意封人孔时注意鼓风机要小风量鼓风,如果木材燃烧较好就没有必要再鼓风。
7. 当火焰均匀燃烧时,启动加煤机,加两次煤后逐步加大炉底压力,逐步加厚煤层,当煤层达到一定厚度后(约800mm)炉温已逐步升高时,四小时后即可打开供调节饱和温度的蒸汽阀门,调节空气流量和蒸汽量,使饱和温度逐渐达到规定的数值。
8. 开始培养炉内火层,灰层200~400mm(中心),火层100~300mm,当探火测知灰层及火层基本合格后按规定参数调整并取样化验,若含氧量不超过0.5%,即可打开助燃风机,将隔断水封内水排净,打开窑尾放散,关闭钟罩阀,将煤气送至窑尾,待窑尾放散处煤气含氧量不超过0.5%时可组织窑炉烧嘴点火。送气、点火过程中各岗位操作人员一定要注意煤气管道压力变化并及时调整。
9. 嘴点火一定先将火把点燃送至点火口处,再开启煤气阀门。若一次点火不着,应立即将煤气阀门关闭,开大助燃空气阀门吹扫,然后重新点火。
10. 点炉时应注意汽包的水位和送气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