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路地下通道工程施组5.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招标文件
⑴新建东关路地下人行通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北京市昌平区中国政法大学东关路地下人行通道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7-200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筋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
《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3-2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11/T808-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北京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北京市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8-200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第2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新建东关路地下人行通道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为下穿东关路,服务政法大学、连接其南北校区的嗲下人行通道。
地下人行通道总长为108.18m,通道内设排水泵房。主通道结构净空为:宽5m,高2.8m。通道出入口设有梯道及自行车坡道,梯、坡道净宽度为5m,坡度为:梯道1:2,南、北两侧出口梯道总长分别为25.7m和26.61m。无障碍通行措施采用残疾人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由导轨、轮椅平台和呼叫系统三部分组成。导轨沿护栏设置,轮椅平台固定于导轨上。
本工程总造价为:1030万元
2.2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监理单位:北京航青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鑫畅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2.3 设计标准
2.3.1 安全等级:二级
2.3.2 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
2.3.3 结构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0.2mm
2.3.4 防水等级:一级
2.4 结构型式
2.4.1 地下人行通道
通道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闭合框架结构,出入口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30、S6、梯道F200。通道内设泵井1座、配电室1座,泵井、配电室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通道西侧,与通道结构共注。雨棚采用轻型钢结构外挂钢化玻璃。主要结构型式见图1、图2。
2.4.2 装饰装修
通道地面铺花岗石板地面,通道内墙为薄型面砖墙面,通道顶棚为多功能乳胶漆顶棚,梯道、坡道地面铺花岗石条石或平石,梯道、坡道墙面为薄型面砖墙面,出口外装修为天然大理石漆,扶手为不锈钢扶手,栏杆为不锈钢栏杆。
2.4.3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包含3个系统,强电部分2个;弱电部分1个。
强电部分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
弱电部分包括:电力监控系统。
2.4.4 排水工程
于通道两侧梯道下最低点处设置横向排水沟,搜集通道内废水,经排水管(钢管DN200)汇至通道西南侧的排水泵井内,抽升通道废水至政法大学园区路下的现况污水管线,管径D=400mm。
图1 敞口梯道结构主要型式示意图 图2 主通道结构主要型式示意图
2.5 水文地质情况
2.5.1 地层土质情况
在目前对打勘探深度(15m)范围内的地层按沉积年代和成因类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一般第四纪沉积层和侏罗纪基岩三大类,按照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将本场区地基土划分为5个大层,土层从上至下分布情况为:
地 层 情 况 一 览 表
成因年代 大层序号 地层
序号 地层岩性 层顶标高(m) 平均层厚(m) 基床系数经验值(MPa/m) 人工堆积层
1 ① 粘质粉土填土 64.68~65.25
(地面标高) 0.83 ①1 房渣土 ①2 碎石填土 一般
第四纪沉积层 2 ② 粘质粉土 63.45~64.66 2.99 34 3 ③ 粉质粘土 60.68~61.71 2.15 23 ③1 粘质粉土 48
侏罗纪 4 ④ 碎石 56.66~60.55 3.58 75 5 ⑤ 火山角砾岩 (强~全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