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常州现代物流业的几点建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快发展常州现代物流业的几点建议
摘 要 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常州作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本文首先论述了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常州物流业发展现状中的不足。最后针对如何加快发展常州现代物流业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常州 现代物流业 发展建议
一、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现代物流是从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发展到2009年,物流业前所未有地替代了房地产业,成为国家十大产业之一。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认为:中国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未来世界上只有三种人:生产者、物流者与消费者。随着全球性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从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消费的先导行业。今后几年必将是物流发展的“黄金期”,国家将密集出台一系列现代物流业的扶持细则。这是一次由物流业带来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市应调整思路,迅速将现代物流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全面提升其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其在服务业中的比例,拉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网络,并强化国际化。
常州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区,《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2013-2014年)》确立了我市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医药为五大优势产业。但是,要实现五大产业的转型升级,没有现代物流业做先导与支柱,将会失去持续发展动力。因为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业已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进入了制造业协同运作体系,制造业需要依托庞大复杂的物流网络才能在全球供应链系统中得到发展。经验证明:通过降低物料和劳动的消耗所取得利润的潜力越来越小,而通过降低物流费用取得的利润潜力却越来越大。制造企业必须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外包给独立、专业、高效的第三方企业,才能真正降低整体物流费用,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常州物流业发展现状中的不足
目前常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水平并不高,在全省的位次偏低。一是没有大量出现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标志的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根据经验,只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50%以上,物流产业才能真正形成。2014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8%,而我市只有16%。二是常州市物流需求系数2014年只有3.08,比苏州的4.86低出1.57,说明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明显偏低。三是按照发达国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应在10%以内的规律,常州市达到19.29%,说明物流业运作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三、加快发展常州现代物流业的几点建议
(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常州现代物流规划
从常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论证,重新规划常州现代物流的战略定位,提出符合常州实际的现代物流发展思路和模式。对常州地区物流园区和中心布局、物流场点布局以及物流设施设备配置等物流节点做出合理规划。对物流通道体系和物流信息平台以及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做出规划意见。
(二)着力打造“生产物流外包”工程,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制造业物流在社会物流总额中超过85%,但目前制造企业82%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承担;产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仅16%。所以要加强对制造企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引导工商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剥离低效物流部门及设施,搭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合互动交流平台,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量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重视第二方物流板块能量的现代化发展
经验证明,只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50%以上,物流产业才能真正形成。日本和美国已达80%和75%,而我国的份额仅18%。目前,常州市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数量少,且经营现代化水平不高。因此,需要积极引进国际著名物流企业落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支持物流企业通过兼并、参股、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增强发展能力和后劲。同时,要积极提升以制造业外包运输业务而形成的我市第二方物流市场。
(四)大力支持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
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化,没有信息化就谈不上现代物流业。这需要政府与企业两个角色层面来共同推进。政府层面,要建立政府管理市场所需的信息系统,要为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提供平台,并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无锡、苏州等都由政府建立了“物流信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