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槽湾大桥连续刚构合龙段施工顶推力及预压方案2014122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槽湾大桥合龙施工顶推力方案及预压方案
一 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依据
1、《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土槽湾大桥(82+150+82)两阶段设计图》;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063—2007);
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7、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8、《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试行);
1.2 编制说明
土槽湾大桥82m+150m+82m的三跨连续刚构桥,边跨、中跨合龙段长2m,高3.3m根据现场地形及资源配置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边跨合龙段拟采用施工边跨现浇段时的支架系统施工;中跨合龙拟采用挂篮作为吊架实施合龙。因边跨合龙段所用支架布置均与现浇段一致,合龙段箱梁截面与现浇段箱梁截面相同,边跨合龙段支架做单独计算,支架受力情况详见边跨现浇段支架计算书。
二工程概况
土槽湾綦江大桥位于江綦高速公路南山2#隧道出口,跨越老川黔公路(G210国道)綦江河,在綦江南岸跨越渝黔铁路,与江綦高速公路綦江互通的主线现浇箱梁桥相接。
桥梁起止桩号为:K46+911.327~K47+260.32782m+150m+82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其中主桥右幅位于直线上,桥面纵坡为1.4%左幅位于R=2800的圆曲线及直线上,桥面纵坡1.4%。两幅桥面设置双向2%的横坡。
土槽湾大桥共计6个合龙段(2个中跨、4个边跨),合龙段长度均为2m,高为3.3m宽度为11.75m,翼板宽度为2.375m,底板及顶板厚为30cm,腹板厚为50cm。单个边跨合龙段砼数量为20.21m3,单个中跨合龙段及横隔板砼数量为26m3。
合龙段断面图如下:
三施工总体概述
3.1 施工总体方案概述
桥分三个合龙段,第一、二阶段合龙两岸边跨第三阶段合中跨,其施工顺序和过程如下:
①② 合龙段配重。合龙段配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现浇合龙段混凝土的重量,其作用是防止合龙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梁体发生变形,而引起合龙段混凝土裂缝;第二部分是根据17#节段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合龙段两端梁顶标高与监控目标的偏差而设置的,其作用是在小范围内调整合龙段悬臂前端梁顶标高,使合龙段线形平顺。
第一部分的配重按弯矩平衡的原则设置,配重重量为:(合龙段砼重量)/2*(合龙段一半混凝土重心至墩柱距离)/(配重水箱重心至墩柱距离)。中跨合龙段混凝土重心至墩柱距离为74.5m,配重位于中跨15#节段,配重水箱重心至墩柱距离为62.75m。因此配重为:((26×2.8)÷2×74.5)÷62.75=43.21T,在边跨和中跨对称布置。
第二部分配重按17#节段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梁顶标高与监控目标的偏差来确定。具体操作时先计算第一部分配重施加后各悬臂前端的梁顶标高,然后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确定配重量:
a.各合龙段两端梁顶标高满足主梁线形平顺的要求时,不增加额外的配重。
b.合龙段两端梁顶标高不满足主梁线形平顺的要求,且悬臂前端标高高于监控目标标高时,在标高较高的一侧增加额外配重直至合龙段两端线形平顺。增加配重的过程中注意同一个‘T’的两端合龙段线形均应平顺,可采取两悬臂端对称配重或单侧配重的方式进行。
c.合龙段两端梁顶标高不满足主梁线形平顺的要求,且悬臂前端标高低于监控目标标高时,可考虑在标高较低的一侧的另一个悬臂端施加配重,若不可实现则在标高较高的一侧施加少量配重或采用千斤顶竖向拉拽的方式使合龙段两端线形平顺。
由于目前17#节段施工还未完成,第二部分配重的数量暂时无法计算。
③ 边跨合龙采用支架施工合龙,其中2#墩边跨采用盘扣支架作为支撑体系,1#墩边跨采用钢管柱+贝雷梁+碗扣支架作为支撑体系边跨合龙强度大于90%设计强度且龄期达到7天后张拉边跨顶、底板钢束采用一次性张拉。
④ 中跨合龙跨合龙强度大于90%设计强度且龄期达到7天后张拉边跨顶、底板钢束采用一次性张拉。
3.2 合龙段计划合龙时间
施工部位 计划开始时间 计划合龙时间 1#墩右幅边跨合龙块 2015.1.15 2015.2.1 2#墩右幅边跨合龙块 2015.3.10 2015.3.25 右幅中跨合龙块 2015.4.2 2015.4.10 1#墩左幅边跨合龙块 2015.3.22 2015.4.7 2#墩左幅边跨合龙块 2015.3.30 2015.4.15 左幅中跨合龙 201.4.22 2015.4.30 四 合龙方案
4.1 边跨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
4.2 中跨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
五 顶推力方案
按相关规范要求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水箱配重(分两部分配重)、两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