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烷泄漏现场处置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品车间油工段
正己烷泄漏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和征兆分析
1.1风险分析与事故类型
成品车间油工段浸油工序,生产所用溶剂正己烷为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闪点为-25.5℃,爆炸极限1.2-6.9%,引燃温度244℃,最小点燃能量0.24mJ,正己烷极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蒸汽密度是空气的2.97倍,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正己烷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正己烷容器有爆炸危险。
正己烷有毒,LD50为28710㎎/㎏(大鼠经口),有麻醉和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疼、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
浸油工序设备浸出器、分水箱及输送管线中,正己烷以液态形式存在,观察正己烷液位通过视镜,视镜为玻璃材质,一旦炸裂将会导致大量正己烷泄漏,可能造成工作人员中毒窒息,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2事故区域、地点、装置的名称
浸油工序正常运行状态下系统内的正己烷约20吨,地下储罐储存约30吨作为备用,储罐容积为50M3。
浸油工序使用主要设备有浸出器、蒸脱机、闪蒸罐、蒸发器、汽提塔、吸收塔、解析塔等,浸油工序东邻榨油工序,南邻粕包装,西邻居民区,该区域用实体围墙封闭,见3.2.6建筑平面图。
浸油工序实行自动控制,平时只有2名操作工定时到车间里巡检或进行操作。
1.3事故发生时间、危害程度
在生产运行期间,如果发生设备观察液位视镜破裂、阀门损坏、法兰垫损坏、管道泄漏等情况,将导致正己烷溶剂大量泄漏,会造成紧急停车,人员中毒窒息,甚至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影响企业社会声誉。
1.4危险源监控与事故发生前征兆
浸油工序在主要设备附近,安装10台ES2000T型可燃气体报警仪,对正己烷实施在线监控,当空气中正己烷浓度达到爆炸极限25%时,自动语音报警,另外,有两名操作工用两台ES2000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定时对现场进行检测。
当固定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或便携式检测仪器检测浓度超标,判定为正己烷泄漏,有可能发生工作人员中毒窒息事故。
现场工作人员发现设备、阀门、管路有正己烷泄漏也可能导致中毒窒息事故。
1.5事故可能发展过程、现场处置主要工作任务
发生正己烷泄漏,正己烷挥发性强,空气中浓度超标,控制室将会语音报警提示,泄漏正己烷因比空气重,会聚集在地面,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可能会中毒窒息,如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发生上述情况,首先上报险情,如有人员中毒窒息,立即组织救人,操作人员根据命令关闭泄露设备、管线前后段的阀门,切断正己烷来源,终止正己烷外泄,进行紧急停车,对泄漏点进行堵漏,对落地溶剂进行围堵、回收,隔绝一切火源,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车间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车间主任
副 组 长:车间副主任
成 员:车间安全员、油工段长、设备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工艺技术员、各班班长
2.2 职 责
组 长:指挥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立即向应急指挥部上报事故情况,随时与调度室保持联系,听从指挥部决定。
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理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在高一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前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救援。
成 员:在组长领导下,实施具体救援工作。
2.3指挥原则
遵照“先到指挥责任”原则,即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级别的指挥作为事故指挥,上级指挥人员到达后,上交指挥权。
2.4特别授权
情况紧急,当班班长带领一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事故现场具体情况,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紧急救人、停车、堵漏、疏散等,防止事态扩大造成更大损失,实施后立即上报。
2.5应急专业小组
2.5.1工艺处置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根据应急领导小组(调度室)指令,对事故车间设备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紧急停车,停汽、停压缩空气、通风换气,防止事态扩大。
2.5.2抢险救援组
组 长:
成 员:
职 责: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救人、控制事故扩大、保护环境,查找事故原因,利用抢险工具和备件对泄漏进行处理,围堵泄漏物料,转移未泄漏物料,回收泄漏物料并转移至安全区域,再交给专业公司进行处理,负责对泄漏现场进行洗消。
2.5.3医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