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多目标控制的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22约1.3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多目标控制的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动机的速度,降低噪声和振动,提高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变频调速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目标控制,如速度控制、电流控制、功率控制等,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变频调速同步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目标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电机、风力涡轮发电机、交直流变换器、电力电子器件等领域。因此,在多目标控制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研究的重点。研究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多目标控制,对于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基于多目标控制的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控制目标分析

对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控制目标进行分析,建立适应于不同场景下的控制模型。主要包括速度控制、电流控制和功率控制等。

2.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

基于控制目标分析,设计适合于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多目标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策略和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等。

3.控制算法仿真验证

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评估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4.实验应用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将设计和实现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多目标控制策略,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与传统控制策略的对比,评估新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数学建模、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等。

三、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

1.理论研究成果

1)从理论上分析了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控制目标,建立了适合不同场景下的控制模型。

2)探讨了基于多目标控制的变频调速同步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包括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策略和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等。

2.实践研究成果

1)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并评估不同策略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2)在实际应用中,验证多目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进度安排

本研究总计拟用时12个月。初步安排如下:

第1-2个月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第3-4个月建立仿真模型;

第5-8个月设计和实现多目标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

第9-12个月开展实验验证,并撰写论文。

五、参考文献

1.贺慧民,韩成杰.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研究[J].科技信息,2020,30(25):104-105.

2.岳宝朋,王瑞华,李晟,李海鹏.一种改进PID控制器在同步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2020,29(6):65-67.

3.陈元,王宇,袁继.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频调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J].南华大学学报,2020,43(1):105-107.

4.郝建成,李建军,高桂芝,张凯.基于磁链补偿的变频调速同步电机控制系统[J].机电工程师,2020,26(8):32-35.

5.肖蕾,孙丽华,吴彬,王海霞,肖向平.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0(3):456-45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