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态度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态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汉语中与英语相关的词汇越来越多。这些词汇从英语被借入汉语中,形成了大量的英语借词。一方面,英语借词为汉语带来更多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词汇资源;另一方面,英语借词也引发了一些人关注,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汉语的贫乏化和文化侵略。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态度,旨在探究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在汉语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了解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看法,进而为汉语使用、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有关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借词的数量和种类:通过对汉语词汇的调查和分析,统计英语借词的数量和种类,了解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分布和使用情况;
2.英语借词的语言特点:分析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发音、词性、句法等特点,探讨英语借词与汉语的交互作用、融合和冲击;
3.英语借词的文化内涵:分析英语借词在汉语文化中的传播、使用和影响,探讨英语借词对汉语文化认同的影响和价值。
但是,以上研究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缺少对英语借词的态度研究:目前,关于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态度研究甚少,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看法还未得到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2.缺乏汉语使用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研究都是从语言学和文化学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缺乏汉语使用者的实证数据支持;
3.缺乏与其他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数量、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并未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借词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
因此,本文将重点从汉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探究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态度,提供实证数据支持,并结合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借词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态度、影响因素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在不同领域和群体中的使用情况;
2.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汉语使用者对英语借词的态度,包括使用频率、看法、认同度等方面;
3.分析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词性、发音、句法等语言特点,探讨其与汉语的融合和冲击;
4.探究英语借词对汉语文化建构和认同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英语借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5.通过与其他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借词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英语借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四、预期成果
1.清晰的研究问题:通过对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态度进行研究,揭示汉语语言和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认同度,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2.深入的数据展示:通过实证数据和文本分析,深入了解汉语使用者对英语借词的态度和看法,为汉语的使用和传承提供参考和方向;
3.新的研究视野:通过与其他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借词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多元文化背景下借词现象的共性和差异,拓展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五、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1.样本可能不够全面:样本可能只能反映部分汉语使用者的看法和态度,对于整体的汉语语言和文化认同度的解释有一定局限性;
2.与其他语言文化的比较可能不够深入:由于时间和研究条件所限,对于其他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借词现象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和全面;
3.不同领域和群体中的使用差异可能未得到全面考虑:由于汉语中英语借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领域和群体的差异性,可能未能对其全部考察。
六、参考文献
1.赵申《英语借词——汉语的新词汇来源》,华为学报,2019
2.杨振宁《汉语文化中的英语借词》,中国语言文化,2020
3.李平《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分布情况与分析》,外语学习,2018
4.吴建平《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特征与融合》,现代语言,2017
5.陈梅瑰《英语借词在汉语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外语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