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认识新朋友说课稿2 北师大版.docx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认识新朋友说课稿2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认识新朋友》。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身已有朋友,了解新朋友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意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朋友的认知和经验相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交活动的理解和参与。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社交能力,通过互动游戏和分享活动,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与表达,提高合作与沟通技巧;2.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交友中的角色,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3.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新朋友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2.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社交技巧进行新朋友的介绍和交流。
难点:1.学生在描述新朋友时,能够具体、生动地表达;2.学生在面对新朋友时,能够克服害羞和紧张,自然地进行交流。
解决办法:
1.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练习描述朋友的方法,提高表达的生动性和具体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逐渐克服害羞和紧张,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自我。
3.教师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适当的社交行为,帮助学生掌握交流技巧。
4.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认识新朋友》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画像,以及友谊主题的简笔画。
3.教学工具: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用于学生制作自己的朋友名片。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准备小桌子和小椅子,便于学生分组活动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与学生打招呼:“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有趣的品德与生活课,主题是《认识新朋友》。”
2.老师提问:“你们都有哪些好朋友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3.学生分享自己的好朋友,老师认真倾听并给予肯定。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展示一幅描绘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幅画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
2.学生根据画像描述自己认为的好朋友,老师适时点评,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老师板书课题《认识新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认识新朋友,你们觉得认识新朋友需要注意什么呢?”
2.学生各抒己见,老师总结:“认识新朋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尊重他人、主动交流、了解彼此、真诚相待。”
四、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讨论如何在新朋友面前展示自己,以及如何主动交流。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实践操作
1.老师发放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朋友名片。
2.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朋友特点,设计名片,如姓名、爱好、性格等。
3.学生互相交换名片,增进了解。
六、巩固练习
1.老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程,你们觉得自己在认识新朋友方面有哪些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老师总结:“认识新朋友要主动、真诚,多关心他人,相信你们一定能交到更多好朋友。”
七、总结与拓展
1.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新朋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识更多新朋友。”
2.老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尝试结识一位新朋友。”
3.老师强调:“记住,友谊是宝贵的,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珍惜每一个朋友。”
八、课堂小结
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如何认识新朋友。”
3.老师点评:“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识更多好朋友。”
4.老师宣布下课,学生起立向老师致谢。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友谊的小船》故事集:选取一些简短的故事,讲述不同年龄层的小朋友如何结识新朋友,维持友谊的故事,鼓励学生阅读并从中学习友谊的宝贵和交往的技巧。
-《社交小贴士》手册:收集一些实用的社交小贴士,如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倾听他人、如何处理冲突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交技能。
-《我的朋友圈》日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结识新朋友的过程,包括遇到的挑战和成功的经验,以此来促进学生反思和自我提升。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