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 地图挂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出示小黑板)抢答填空:
1千米=(1000 )米 1米=(100 )厘米
1千米=(100000 )厘米 30米=( 3000)厘米
15千米=(1500000)厘米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北流爬到南宁只用了5秒钟,怎么回事呢?
生猜....(在地图上爬)
2、出示广西交通旅游图,讲解南宁到北流的实际直线距离为208千米,图上量的直线距离为16厘米。这副地图在绘制时,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
板题:比例尺
学习探究
(一)、比例尺的认识
出示教材第30页的情景图(出示小黑板)
在这幅图右下方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图的右下方有“比例尺1:100” 教师:观察真仔细!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学生讨论。 2学生汇报: 学生1: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学生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学生3: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3揭示比例尺的含义。 (1)什么是比例尺?
教师:比例尺就是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怎样求比例尺?
教师补充板书: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教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 学生1:在中国地图上。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 …… 试一试(出示小黑板练习):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3:60000=1:20000 师强调:要统一单位,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写成前项是1的比
(二)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比例尺的应用):
1、老师非常想知道笑笑卧室实际面积有多大?你们有什么办法?同桌讨论一下。 (同桌合作)
汇报算法 学生1:先量出笑笑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长=4厘米×100=400厘米=4米 学生2:量出笑笑卧室的宽3厘米,实际宽=3厘米×100=300厘米=3米 学生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4×3=12 (平方米)
教师补充板书: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2、算出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小组合作)
指名回答 9×6=54 (平方米)
3、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出来。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X 比例尺
小结方法:1.根据比例尺概念写出比。2.统一单位后再计算。3.化成前项是1的整数比。4.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四、深化练习
1、完成课本P30页 第5题。学生解答汇报。
2 、根据地图挂图: 南宁到北流的实际直线距离为208千米,图上量的直线距离为16厘米。 求比例尺 161:1300000
五、总结深化、活化知识 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六、研究性作业。1小小设计家:按一定比例尺设计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图。如教室平面图、课桌平面图..
2完成第31页的思考题思考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X 比例尺
教学反思:
《比例尺》一课,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