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女装结构设计-第四章衣身结构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抽褶结构及变化 二、抽褶构成方法 抽褶的构成方法同折裥类似。 三、抽褶的变化应用 (1)前门襟抽褶 如图5-17,运用旋转法 将前浮余量和腰省转移 至门襟处形成抽褶量 。 图5-17 前门襟抽褶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三节 抽褶结构及变化 (2)腰部装饰抽褶 如图5-18所示,运用剪开法,转移作一组平行等分线,逐一展开抽褶量3 ~ 4cm。 第五章 衣身结构 图5-18 腰部装饰抽褶 第三节 抽褶结构及变化 (3)连续抽褶 图5-19为腰部贴体,平行领圈有连续抽褶的款式。分离肩部育克,较均匀地作放射展切辅助线,拉展AB线所需抽褶量。 图5-19 连续抽褶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三节 抽褶结构及变化 (4)不连续抽褶 如图5-20所示,按效果图作出不连续抽褶,并与腰省点相连,运用剪开法,作辅助线AB,拉开AB增大袖褶量。 图5-20 不连续抽褶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一、分割线的分类 分割线对服装造型与合体性起着主导作用。 (一)装饰性分割线 装饰性分割线的功能是指为了造型的需要,附加在服装上起装饰作用的分割线,分割线所处部位、形态、数量的改变会引起服装造型艺术效果的改变,但不会引起服装整体结构的改变。 (二)功能分割线 功能性分割线的功能是指分割线具有适合人体体型及加工方便的工艺特征。特征之一是为了适合人体体型,以简单的分割线形式,最大限度地显示出人体廓线的曲面形态。特征之二是以简单的分割线形式,取代复杂的湿热塑性工艺,兼有或取代收省道的作用。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二、分割线的变化应用 (一)连省成缝 基本原则: ① 应尽量考虑连接线要通过或接近该部位曲率最大的结构点,以充分发挥省道的合体作用。 ② 纵向和横向的省道连接时,从工艺角度考虑,应以最短路径连接,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贴体功能性和美观的艺术造型;从艺术角度考虑造型时,省道相连的路径要服从于造型的整体协调和统一。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1.公主分割线 图5–21款式为对准BP或背骨中心的省道加腰省连省成缝形成的公主分割线。 图5-21公主分割线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2. 刀背分割线 图5-22款式为不对准BP或背骨中心的省道加腰省连省成缝形成的 刀背分割线。 图5-22 刀背分割线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3.交错分割线 图5-23款式为对准BP点的领省和侧缝省相连形成的分割线 图5-23 交错分割线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二)不通过省端点的分割线 通过省端点的分割线,一般可通过连省成缝完成。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经常会碰到不通过省端点的分割线,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近时,可近似用平移原理将原省量平移至分割线处;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远时,应设辅助线,设法使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连。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图5-24款式为不通过BP点的胸省与腰省相连形成的分割线。在前衣片基础纸样上,作不通过BP点的分割线,添加A点,使之与省端点BP相连形成辅助线,如图5-24(a)所示。将前浮余量转移至分割线中,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近时,辅助线处的省道量较小时,可忽略不计,缝制时通过归烫工艺进行处理,如图5-24(b)所示。当分割线与省端点相距较远时(如本款式),辅助线处的省道量较大,不能忽略不计,必须保留此省道,如图5-24(c)所示。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图5-24不通过BP点的分割线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四节 分割线结构及变化 (三)左右非对称的分割线 图5-25款式是由对准BP点的两个胸省组合形成的分割线。展开左右衣片,按效果图作对准BP点的分割线,将前浮余量和腰省分别转移至分割线处。 图5-25 左右非对称的分割线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五章 衣身结构 思考题: 1.省道的种类和设计原则是什么? 2.省道的转移方法有哪些? 3.折裥的种类和转移方法? 4.抽褶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5.怎么区分装饰性分割线和功能性分割线? 6.分割线的变化应用有哪些? 7.连省成缝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 YOUR SITE HERE 第四章 衣身结构 本章要点 衣身结构的构成要素、省道的作用及变化、分割线的构成、折裥的作用及变化。 第一节 省道种类和变化 第五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