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当今世界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当今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3章 当今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对世界主题和国际秩序的认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理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基础和依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并把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的外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1节 当今世界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什么是世界主题? 世界主题是指在一个历史阶段内,由世界主要矛盾所决定,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 2、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依据对世界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提出“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论断。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由此,列宁得出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邓小平从全球战略高度,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在党的13大报告中概括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4大、15大的报告把和平与发展称作“时代主题” 。 3、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提出的客观依据 ①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对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重大作用,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饱受两次世界大战之苦的西欧人民有着强烈的和平意愿;世界和平运动迫使超级大国不得不作出一些谋求和平的姿态。 ②核武器的出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又是限制世界战争的重要因素 ③国家间以科技和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 ④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 ⑤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断的战略意义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它发展了列宁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观,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是对二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②是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的立足点 ③是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科学依据 二、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 1、战争与和平历来是世界政治的重大问题 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中两种最基本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战争的根源;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二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引起战争的主要根源。 和平即反对战争,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给人类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爱好和平、追求和平、维护和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共同的美好愿望。所以,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 2、二战后在战争问题上出现的新特点 ①世界大战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②核战争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 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层出不穷 ④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⑤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3、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②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力量 ③停止军备竞赛,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控 ④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三、促进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1、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目的,它既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持续进步的必要前提。当今社会、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化趋势不断加深,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是时代的历史潮流,它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所以,它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据联合国统计,占世界人口77%的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总收入的20%。其中,占世界人口一半的穷国收入仅占世界总收入的5.6%。目前,这些国家导致债务危机。因此,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制约世界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 它们干涉别国内政,动辄进行经济封锁或制裁,甚至直接出兵干涉,从而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