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doc

发布:2016-05-11约3.4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习 题 2.1 求题2.1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解:标出电路中的各结点,电路可重画如下: () Rab=8+3||[3+4||(7+5)]=8+3||(3+3)=8+2=10Ω () Rab=7||(4||4+10||10)=7||7=3.5Ω () Rab=5||[4||4+6||(6||6+5)]=5||(2+6||8)=5||(2+3.43)=2.6Ω () Rab=3||(4||4+4)=3||6=2Ω(串联的3Ω与6Ω电阻被导线短路) 2.2 用电阻的丫-△的等效变换求题2.2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解:为方便求解,将a图中3个6Ω电阻和b图中3个3Ω电阻进行等效变换,3个三角形连接的6Ω电阻与3个星形连接的2Ω电阻之间可进行等效变换,变换后电路如图所示。 Rab=2+(2+3)||(2+3)=4.5Ω (b) Rab=6||(3||6+3||6)=6||4=2.4Ω 2.3 将题2.3图所示电路化成等效电流源电路。 解:(a)先将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再将两串联的电压源变换成一个电压源,最后再变换成电流源;等效电路为 (b)图中与12V恒压源并联的6Ω电阻可除去(断开),与5A恒流源串联的9V电压源亦可除去(短接),等效电路如下: 2.4 将题2.4图所示电路化成等效电压源电路。 解:(a)先将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将与10V电压源并联的8Ω电阻除去(断开),再将两串联的电压源变换成一个电压源,再变换成电流源,最后变换成电压源,等效电路如下: (b)图中与12V恒压源并联的6Ω电阻可除去(断开),与2A恒流源串联的4Ω亦可除去(短接),等效电路如下: 2.5 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2.5图中的电流I。 解:求电流I时,与3A电流源串联的最左边一部分电路可除去(短接),与24V电压源并联的6Ω电阻可除去(断开),等效电路如下 2.6 用支路电流法求题2.6图中的I和U。 解:对结点a,由KCL得,I1+2-I=0 对左边一个网孔,由KVL得 6I1+3I=12 对右边一个网孔,由VKL得 U+4=2×1+3I 解方程得 I=2.67A, U=6V 2.7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7图中的电流I1和I2。 解:取三个网孔电流的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则网孔方程为 6Ia-3Ib-2Ic=-8, -3Ia+6Ib-2Ic=-5, -2Ia-2Ib+6Ic=5 解之得 , 2.8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8图中的电流I。 解:设1A电流源上电压为U1,2A电流源上电压为U2,网孔a中电流为逆时针方向,Ia=I,网孔b、c中电流均为顺时针方向,Ib=1A,Ic=2A,网孔a的方程为: 6I+3×1+1×2=8 I=0.5A 2.9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9图中的电流I和电压U。 解:设网孔电流如图所示,则Ia=3A, Ib=I, Ic=2A, 网孔b的方程为 -8×3+15I+4×2=-15, 8Ω电阻上的电流为 , 2.10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10图中各支路电流。 解:以结点C为参考点,结点方程为 , 解方程得 Ua=6V, Ub=-2V , , 验算:I1、I2、I3满足结点a、b的KCL方程 2.11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11图所示电路各结点电压。 解:以结点a,b,c为独立结点,将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结点方程为 解方程得 Ua=21V, Ub=-5V, Uc=-5V 2.12 用弥尔曼定理求题2.12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的各支路电流。 解:以0点为参考点,S断开时, ,, ,IN=0, S合上时 , , , 2.13 在题2.13图所示的加法电路中,A为集成运算放大器,流入运算放大器的电流 IN=IP=0,且UN=UP ,证明: 解:由于IP=0,所以UP=IPR=0,UN=UP=0, ,,,, 由于IN=0,对结点N,应用KCL得:If=I1+I2+I3,即 2.14 利用叠加定理求题2.14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源上的电压U。 解:12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路如图a所示 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路如图b所示 2.15 在题2.15图所示电路中,两电源US和US2对负载RL供电,已知当US2=0 时,I=20mA,当 US2=-6V 时,I=-40mA,求 (1)若此时令 US1=0,I为多少? (2)若将US2改为8V,I又为多少? 解:此题用叠加定理和齐性原理求解 (1)US1单独作用即US2=0时,I′=20mA。 设US2单独作用即US1=0时,负载电流为I″,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40mA。 由叠加定理得 I′+I″=-40, I″=-40-I′=-40-20=-60mA (2)由齐性原理,US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