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母体的变不化和恢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 孕妇产后的变化 产前产后子宫的变化 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变化 卵管、卵巢的变化 产后的阴道 盆底肌 盆底肌 盆底肌模式图 盆底肌群就像一张吊床 有多项生理功能: 1、控制排尿; 2、维持阴道紧缩度; 3、控制排便; 4、增进性快感等。 妊娠子宫 子宫脱垂 阴道前壁脱垂 盆底肌训练指导☆ 1、找对要锻炼的肌肉 紧闭尿道口,感觉像憋尿 紧缩阴道周围的肌肉 紧闭肛门,就像你正在制止排便 屏气,保持尿道口、阴道口、肛门同时紧缩。 盆底肌训练指导☆ 2、缓慢收缩 此在训练的初期,很容易疲惫,造成放松不良的情形。因此初期收缩及放松的时间比应维持於1:1或1:2。 如此才能使会阴部维持正常的张力 缓慢收缩动作可以锻炼肌肉的耐力。 3、 迅速收缩 如果已经感觉到盆底肌在渐渐强壮起来,继续重复以上的锻炼。可以提高收缩的速度。 迅速收缩动作可以加强对盆底肌的控制能力。 盆底肌训练指导☆ 长期坚持,每天进行三次运动,站、坐、卧均可,每次运动包含收缩10秒放松10秒的耐力训练15次及快速收缩放松15次。耐力慢慢增加后,可以将收缩时间延长,要注意的是放松时间应和收缩时间一起延长。如此训练3至6周,骨盆底肌的力量及耐力便会逐渐增加。 盆底肌训练指导 据统计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妇女在产后42天常规进行盆底肌肉康复疗程,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恢复到产前的大小、敏感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同时有利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盆底训练的重要性 腹壁的变化 产后的腹壁 1、腹壁十分松弛,紧张度↓ 2、松弛的腹壁常成 脂肪堆积的地方。 3、妊娠纹在产后缩小, 由粉红色变为银白色。 4、腹中线色素沉着。 血液及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的变化 口渴,喜流食。(1-2日) 胃液内盐酸分泌↓ 食欲不佳,消化功能↓。(1-2周) 胃肠肌力及肠蠕动↓(2周恢复) 泌尿系统的变化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妊娠期改变,产褥期逐渐恢复。 雌激素、孕激素↓ 泌乳素↑ 月经复潮 产后抑郁的原因 1、生理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 2、孕产因素:计划外怀孕、怀孕并发症、分娩中紧张恐惧疼痛、妈咪或宝贝生病,死婴或残疾、哺乳难题。 3、心理因素: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敏感、追求完美、固执、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倾性格的人群中。 4、家庭因素:婴儿性别、孩子比较顽劣吵闹、伴侣关系、与父母和公婆的关系、经济问题。 5、社会因素:过于美好的母亲形象。产妇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如失业、夫妻分离、亲人病丧、家庭不和睦等。低龄、单亲、低社会地位、父母早年离异、低学历、低收入、新移民等因素均可增加易感性。 6、遗传因素:潜在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有抑郁症病史的产妇。 ☆ 压力:没有新妈妈能完全兼顾繁重的工作和照顾婴儿。 兴奋→失望→无法胜任作为母亲必须完成的挑战。 产后抑郁的症状 通常在产后2周内出现症状: 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的健康过度担忧等,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有时侯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 产后的乳腺 产后 母体的变化 与恢复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后恢复治疗中心 生殖系统的变化 腹壁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血液、循环、消化、 泌尿、内分泌的变化 1、子宫的变化 2、输卵管、卵巢的变化 3、外阴、阴道的变化 4、盆底肌肉筋膜的变化 子宫体的恢复 子宫内膜的再生 宫颈的变化 子宫韧带的变化 产后宫缩痛 子宫胎盘创面 一般 产后6个月± 若不哺乳 2个月±恢复排卵 有的42天 可出现月经 月经的恢复 哺乳不来月经 色素沉着 卵巢由于受催乳素的影响抑制排卵, 大多数妇女在哺乳早期无排卵,也无月经。 耻尾肌 髂尾肌 坐尾肌 肛提肌毽弓 剖宫产利弊 妊娠期 腹围大约增加40~50cm 出现妊娠纹 产后6~8周 渐渐恢复 皮肤 呼吸 尿 多余 水分 体循环血容量↑ 心脏负担加重 高凝状态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 血沉↑ 2-3周恢复 1周内恢复 3-4周恢复 褥汗 因卧床、运动↓、 膳食纤维摄入少, 腹肌和盆底肌松,肠蠕动↓, 易发生便秘。 便秘 膀胱炎 影响宫缩 产后出血 尿潴留 对尿胀不敏感 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