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建设项目经济评价.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评价内容: 一、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3)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1、两者的评价目的相同 2、两者的评价基础相同 3、两者的计算期相同 (二)不同之处 1、评价的角度不同 2、费用和收益的范围不同 3、费用和收益的划分不同 4、采用的价格不同 5、评价参数不同 二、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的内容 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清偿能力分析 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1、建设总投资 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 (1)建设投资 包括:工程费、独立费、预备费 1)工程费包括:建筑及安装工程费 设备费 工程费、独立费一般按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费用构成来计算。 生产能力指数法 [例] 某已建成的年生产30万t乙烯装置的投资额为60000万元,试估算建设年生产70万t乙烯装置的投资额(n=0.6,f=1.0)。 [解] [例] 条件同上,若将设计中的化工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提高两倍,投资额大约要增加多少? [解] (2)流动资金 (3)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施工临时工程+独立费)×% 2)价差预备费 计算方法:根据施工年限,以资金流量表的静态投资为基数计算。计算公式: [例] 某项目的静态投资额为2231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3年的投资分配使用比例为第一年20%,第二年55%,第三年25%。建设期内年平均价格上涨率预测为6%,试估算该项目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 [解] 第一年计划投资额:F1=22310×20%=4462 第一年价差预备费:E1=4462×[(1+6%)-1]=267.72 第二年计划投资额:F2=22310×55%=12270.5 第二年价差预备费:E2=12270.5×[(1+6%)2-1]=1516.63 第三年计划投资额:F3=22310×25%=5577.5 第三年价差预备费:E3=5577.5×[(1+6%)3-1]=1065.39 该项目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为: 267.72+ 1516.63+1065.39=2849.74(万元) 2、项目运行所需要的费用和收益 (1)收益 1)年收益=年商品销售量×销售单价 2)固定资产净残值 3)流动资金回收 (2)项目运行的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利息支出 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运营期发生的全部利息。 可变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计件工资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要指标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总投资收益率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二)主要指标计算及判别基准 1. 财务净现值(FNPV) [例] 某项目投资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如表所示,当基准收益率?C=12%时,试用财务净现值指标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 [例] 某建设工程项目计算期20年,各年净现金流量(CI-CO)及行业基准收益率?c=10%的折现系数[1/(1+ ?c)t]值如表所示。 [解] 1.计算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 FNPV=-180×0.909-250×0.826 -150×0.751+84×0.683 +112×0.621+150(0.564+4.841) =352.754(万元) 2.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因为 FNPV=352.754(万元)>0,所以按照行业基准收益率?c=10%评价,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3.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见下表。 [例] 某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85082万元,建设期为4年。各年资金投入分别为12762万元,25525万元,34033万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