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精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BB=1V, Rb=24kΩ, VCC=12V Rc=5.1k Ω, rbb′=100 Ω, β=100 导通时UBEQ=0.7V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例题七* Q IBQ≈35μA UBEQ≈0.65V 戴维宁定理 直接解方程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VCC=12V, Rb=510kΩ, Rc=3k Ω, rbb′=150 Ω, β=80,UBEQ=0.7V, RL=3k Ω Rs=2k Ω 例题八* VCC=12V, Rb=510kΩ, Rc=3k Ω, rbb′=150 Ω, β=80,UBEQ=0.7V, RL=3k Ω Rs=2k Ω IBQ=(VCC-UBEQ)/Rb≈22.2μA VCC=12V, Rb=510kΩ, Rc=3k Ω, rbb′=150 Ω, β=80,UBEQ=0.7V, RL=3k Ω Rs=2k Ω 书面作业 无 预习作业 3.1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3.2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s and see all you next time ! * Rs us + - ui Ri rbe ic βib ib c b Rc RL Rb2 + - ui + - uo e io ii Rb1 RF Rs us uo从集电极输出 ui从基极输入 2.6.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Rs + - us Rb VT + - uo RL C1 C2 +VCC + - ui Re 输入信号ui 和输出信号uo 的公共端是集电极。 又称为射极输出器或电压跟随器, 可以接有集电极电阻。 2.6 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一)静态分析 IBQ = VCC - UBEQ Rb+(1+β)Re ICQ ≈ β IBQ UCEQ = VCC - IEQ Re VCC = IBQRb+ UBEQ +(1+β)IBQRe IBQ IEQ Rb +VCC VT Re 直流通路 ≈ VCC - ICQ Re Rb + - uo (二)动态分析 - uo Rs + - us Rb VT + RL C1 C2 +VCC + - ui Re 1. 微变等效电路 RL + - ui + - us Rs Re ic ib rbe βib e c b Au小于1 ,但近似等于1 uo 与 ui 相位相同 特点: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从信号源索取电流小,带负载能力强! 用于:多级之输入、输出级;连接两电路,减小直接相连的影响! 2.6.2共基极放大电路 C2 Rc VT + - ui C1 VCC + - uo Re VEE RL Rb1 Rb2 Cb C2 Rc VT + - ui C1 VCC + - uo Re RL 没有电流放大作用。 具有电压放大作用, 没有倒相作用。 共基接法的输入电阻比共射接法低 输出电阻比 共射接法高得多! 共射电路 Au 和 Ai 均较大, Ri 和 Ro较适中,被广泛用作低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和中间级。 共集电路 特点是电压跟随, Ai 较大, Ri 很高, Ro 很低,被用作输入级﹑输出级或隔离用的中间级。 共基电路 突出特点是Ri很低, 频率特性好, 用于宽频带放大器。输出电阻高, 可用作恒流源。 2.6.3三种基本组态的比较 优点: 各级 Q 点相互独立, 便于分析、 设计和调试。 缺点: 不易放大低频信号, 无法集成。 Rb2 Rc2 VT2 RL C3 +VCC Rb1 Rc1 VT1 + uI C1 C2 - + uO - 阻容耦合 2.6.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2.6 多级放大电路 优点: 可放大交流和直流信号; 便于集成。 缺点: 各级Q点相互影响; 零点漂移较严重。 直接耦合 VT1 处于临近饱和区。 Rb2 Rc2 VT2 +VCC Rb1 Rc1 VT1 + uI - + uO - 两个单管放大电路简单直接耦合 3. 变压器耦合 优点:有阻抗变换作用, 各级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缺点:不能放大直流及缓慢变化的信号; 笨重;不易集成。 1. 电压放大倍数 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 Aun Au2 Au Au1 = …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输入级的输入电阻。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就是输出级的输出电阻。 计算时注意与后级或前级的参数相关性, 输入、输出级参数主要考虑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8.2多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本原理和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