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操作系统一致性和复制精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一致性和复制 主要内容 7.1 一致性与复制 7.2 以数据为中心的一致性模型 7.3 以客户为中心的一致性模型 7.4 复制管理 7.5 一致性协议 7.1 一致性与复制 复制的理由 提高可靠性:防止单点失败,数据校验 提高性能:并行性,可伸缩性 复制的代价 一致性维护:更新问题 例:Web页的Cache 支持伸缩性的复制技术 将数据的副本放置在处理它们的进程附近以减少访问时间,解决可伸缩性问题 复制策略 设进程P对数据d的访问N次/秒,d的更新M次/秒 当NM时,访问/更新比非常低,由于一致性维护带来更大代价,因此,不应复制 支持伸缩性的复制技术 一致性维护与可伸缩性问题 保证所有的副本都是相同的,--〉紧密一致性 当某个副本上执行更新操作时,需对所有副本进行全局同步 ,在大型系统上很难实施--〉可伸缩性问题 解决策略 松驰一致性,所有副本不一定保持完全相同,尽量减少立即的全局同步 7.2 以数据为中心的一致性模型 分布式数据仓(data store)模型 物理上,分布的和复制的 例如,分布式共享内存、数据库、文件 操作:每个进程可执行读操作,写操作 写操作在本地副本上进行,再传播给其他副本 一致性模型 数据相干性(coherency) 同一个数据在各个数据仓中的值保持一致 从单个数据的视角 一致性模型 多个进程与多个数据之间的操作,保持一致性 进程与数据仓之间的契约(contract) 如果进程遵守约定的规则,数据仓就能工作正常。 如果进程违反了这些规则,数据仓就不再保证操作的正确性 持续一致性模型 范围: 副本之间的数值偏差:已应用于给定副本但还没有应用于其他副本的更新数目 副本之间的新旧程度偏差:与副本最近一次更新有关 副本之间的更新操作顺序偏差:副本之间不同的更新顺序 持续一致性模型 一致性单元(conit):受控的数据集 举例:conit(x,y) 一致性单元的粒度选择 粗粒度:任一个更新操作都导致更新传播 虚假共享问题 细粒度:当一个数据更新时,另一个数据无需更新 顺序一致性 记法规则: Wi(x)a:表示进程Pi把数值a写入数据项x Ri(x)b:表示进程Pi从数据项x读取数据后返回数值b 顺序一致性 规则:所有进程执行的结果,等同于它们的操作按某种顺序在数据仓上执行的结果。每个进程的操作都按照程序规定的顺序。 例:顺序一致性 顺序一致性 所有进程看到相同的内存访问操作次序 等价于数据库的可串行化(serializability) 操作粒度:命令 vs.事务 例:非顺序一致性 顺序一致性举例 例: 3个并行执行的进程 90种正确的执行顺序 因果一致性 因果关系(Causality): P1写x,P2读x,则R2(x)与W1(x)具有潜在的因果关系。 P1写x,P2读x,然后写y,则W2(y)与W1(x)具有潜在的因果关系。 否则,操作之间的关系为并发(Concurrent)关系 例:P1写x,P2写z,则W1(x)与W2(z)不具有潜在因果关系。 定义: 对于具有潜在因果关系的写操作,所有进程看到的执行顺序应相同。 并发写操作在不同主机上被看到的顺序可以不同。 因果一致性 例:因果一致性 例:违反因果一致性 因果一致性 例:符合因果一致性 实现技术 操作依赖图 向量时钟(vector clock) 分组操作 同步变量:与一个数据区相关联 Synchronize(S) 同步所有的数据局部拷贝 导出: 导入: 规则: 对同步变量的访问必须满足顺序一致性。 在所有先前的写操作完成之前,不能访问同步变量 在所有先前的同步操作完成之前,不能访问(读/写)数据。 入口一致性(1) 同步变量 与某个共享数据项相关联 不是与数据区中的所有保护型数据关联 拥有者(owner):最后一个获取(acquire)它的进程。 其他进程必须从当前所有者手中取得拥有权。 非互斥方式(non-exclusive):可以读,但不能写 多个进程可以非互斥方式同时拥有一个同步变量 入口一致性(2) 规则: 在进程P获取同步变量S之前,有关的被保护的共享数据上的全部更新操作都必须完成; 在进程P以互斥模式访问同步变量S之前,不允许其他进程同时拥有S,即使在非互斥模式下; 在进程P以互斥模式获取同步变量S之后,任意其他进程都不能对S执行非互斥式访问,除非在S的拥有者P执行之后。 入口一致性(3) 例:入口项一致性 7.3 以客户为中心的一致性模型 分布式数据存储区 没有同时更新(无写-写冲突)或容易解决 大多数操作为读操作 例:Web网页(服务器,代理缓存) 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 如果很长时间不发生更新操作,则所有的副本将逐渐变为一致的。 最终一致性(1
显示全部